最近,作家沿街乞讨,作家被富婆包养之类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些新闻,当然不乏炒作之嫌;不过,也暴露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当作家离开了国家的支持后,还能靠谁?
首先我要说,作家被富婆包养固然有些斯文扫地。但被国家包养也未必光彩。其他行业的人都能自立与世,为什么作家不能?看看文学发达的国家,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今,作家基本上都是自立的。支持他们的,主要是两类人:大众和小众。
先
说大众。大众构成一个庞大的市场,能够养活许多作家。我劝大家还是放下架子,不要不屑于为市场写作。莎士比亚不就是为市场写作吗?陀斯陀耶夫斯基不是也为
市场写作吗?夏目漱石不是靠给报纸写小说维生吗?鲁迅难道不靠稿费过日子吗?在市场里自然泥沙俱下。但是,没有市场,上述这些文豪是否能这么闪亮还很难
说。
不
管作家是要饭也好,被包养也好,国家都不应该管。管了他们,就要对其他要饭的和被包养的人都进行接济,否则就不公平了。再说,中国虽然读书率甚低,但毕竟
是个十三亿人的大市场。作家怎么会守着这么大的市场吃不饱呢?所以,国家应该撤消对作家的所有资助,把供养作家的钱用在保护作家的著作权上来,保证他们的
书出版后,书商和出版社不瞒印数,世上没有盗版。这样,如果一个人能打动人心,就应该有饭吃。
国
家不能充分保护著作权,不仅作家吃不饱饭,许多有才能的人也会放弃写作,我们的文化就丧失了许多财富。我们不要用救国济世的大道理来吓唬人。人都要吃饭,
都想过好日子的。莎士比亚要知道写剧本无法维生,也许就不写了。一个作家一年写一本书,印四五万本,挣十几万,日子不算富有,但也绝不困顿。问题是,目前
除了几个能以天价拍卖书稿的明星外,谁能保证自己的书印了四万就能拿到实实在在的版税?能印四五万这个档次的作家,是最容易让人家占便宜的。因为他们没有
那么大的曝光度,没人监督他们的出版商,又有些油水可赚。而在这些作家中,也是最容易出精品的。比如,一个作家的书每年能买一万本,他能每年如期如实地拿
到加印的版税吗?我们的销售制度和著作权的执行漏洞百出。当作家的心里没底,自然也就不当了。其实,保证一年重印几千或一万本的书的著作权,就是鼓励人们
写有长久影响的扎实著作,而不是媚世炒作,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这样才有文化底蕴。而我们的图书市场秩序,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怪不得好书越来越小了。
当
然,不是所有作家都可以被这种大众市场所支持。有些人的作品,读者圈很小,但很有价值。这些作家,就要靠所谓小众来支持。所谓小众,就是精英阶层的小圈
子。看看前近代欧洲文艺的发达,从米开朗基罗,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都得到了精英阶层小圈子的资助,否则很难存活。到了现代社会,这套小众资
助高层文化的模式更加理性化制度化:由富人捐钱建立基金,再由专家评选谁接受资助。财富支持了文化,但财富的权力却不僭越文化的权力。
中
国目前早已经有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富人阶层。这些人附庸风雅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能支持一些孤独却高品位的作家呢?这里就有个文化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欧洲的
贵族文化中有一个时尚:你的社会地位和成就,不仅取决于财富,更取决于你的文化品位和表现。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表现得特别充分。各个城市的富商豪
族,拼命吸引文化明星的服务,并待之以厚礼。这才造就了一代有高度自信的文化人。在后来的欧洲,有钱有势的贵族们对待莫扎特贝多芬等等也舍得给钱,但没有
听说“包养”。他们的态度,和追星族更接近。
“富
婆”接济一个落魄作家,本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柴可夫斯基和梅厄夫人之间的浪漫传奇,已经成为艺术史上的美谈。可是在我们这里,鲜花似乎一定要插到牛粪上才
能长。人有了钱,可以资助些有出息的作家。怎么一听到人家要求被“包养”才拿出钱来?有自己的艺术判断没有?湖南诗人黄辉和重庆富婆红艳的关系,我看两头
都有炒作之嫌。这种炒作,不过是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心理:有钱人和文学艺术家的关系,只有“包养”才算过瘾,即所谓“倡优蓄之”,赤裸裸地占有。一句话,中
国的富人还是个暴发户。在我们这个社会,文化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超过财富的价值。
大
众和小众,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根本。在一个创新社会中,国家必须保证创新者的权益。具体到作家上,就是保护他们的著作权。这是国家对作家最重要的义务。
而中国的富裕阶层,也应该早早脱离暴发户的铜臭气,寻求自己的文化品位。这个他们对文化的基本义务。国家和富人尽了他们的义务,优秀的作家才能有更多的生
长空间。新作协主席铁凝说一个大国养不起作家很悲哀。在我看来,作家守着这么一个大国养不活自己,要靠纳税人的钱来供养,这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