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体温大概就是37左右,但是为什么当气温到达30多一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热呢?
一般地说,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皮肤表面温度大约32℃,如果气温高于32℃,空气就会对人体产生加热作用,人体就会通过出汗散热的办法来维持正常体温。
如果气温继续升高,体内产生大量热量,就大量出汗,当来不及散热时,体温就升高,呼吸、脉搏加快,发生头昏眼花、恶心等症状。轻者身体不适,发生中暑,重者昏倒,甚至热死亡。
一般来说,人的皮肤温度比体温略低些,大约是32℃左右。从理论上讲当气温高于32℃时,人体就应该产生火热的感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气温35℃的环境中,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5%左右,平均风速在3m/s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但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却又很小时,人们就会觉得闷热难熬。另外,不同颜色的外衣、天空云量的多寡等因素,也会使人们对实际的环境温度产生感觉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体感温度受下列各种条件影响:
(1)风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体感温度可以由气温、风速、系数推算出来。看上表,风速越高,体感温度越低。
(2)日照:主要是辐射增温作用。在同等气温、风速下,晴天时体感温度要比阴天时体感温度高出6~8℃。
(3)湿度:当气温高,湿度大时,人体散热效率低,体感温度高于实际气温。当气温低,湿度大时,水气能吸收人体热量,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气温。
简单的来说人是恒温动物,人如果要维持体温平衡就需要通过增加散热或减少散热。
夏天天气热,出汗时会通过排汗来散热。而且水分蒸发也有利于散热。
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而这种动态平衡,是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 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哪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 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动物,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了。这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而在人体的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中,则分布着能够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可以分为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和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如图)。与此同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也产生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在上述过程中,交感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使散热量增加(如图)。人体就是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如果在寒冷环境中停留过久,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就会引起体温降低,使机体生命活动发生障碍。人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会因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而导致体温升高。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体温的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