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重大科研试验时48吨的装备偏离抵滩通道
钱武康杨国平本报特约通讯员葛克友
爬山涉水,过滩闯礁。驻福建省航务军代处主任吴跃华带领部属,经过半个多月长途跋涉,行程近2000公里,又一次完成东南沿海战备勘察任务。紧贴航务军交实际,提高航务军交战时保障能力,吴跃华被人们誉为“打赢路上领跑的人”。
怎样履行好保障打赢的航务军交历史使命?吴跃华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自身强了,才能带领全处官兵保障打赢。
去年盛夏,军区组织某工程重大科研项目试验演练,上级让他挑起技术组长的重担。试验即将结束,重装备抵滩时,潮水突然上涨,48吨的装备偏离了抵滩通道,陷入泥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抢救,新装备将面临报废的危险。接到情况通报后,他火速奔赴现场,一边组织人员施救,一边协调有关部门救援。他们先用吊车吊,吊不动再用坦克牵引车拉,终于在发动机进水前的一刹那,把装备拖上岸来。
任主任几年来,他先后带领部属参与了20多次重大军事演练,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航务军交保障仅靠军代处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要想保障打赢就得拓展领域,整合资源。吴跃华在搞好水路军交保障的同时,还把目光投向民航部门。他带领有关人员,多次和地方协调,军地成立了福建省民航军运领导小组,军代处也在神州国际航空港挂了牌,实现了与民航部门合署办公。
一次,他们进行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的航空保障工作。军代处在吴跃华的指挥下,圆满完成了4个架次的保障任务,锻炼了队伍,拓展了航空军运新空间。此外,他还积极协调地方港航交通、公安、海事、渔政及航务工程等部门,成立了“联合抓军运、合力促保障”的立体保障军运组织,有效加强了军交运输工作。
在保障部队的过程中,吴跃华发现不少官兵对船舶知识和航务军交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心里非常着急: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吴跃华决心为部队培训装卸技术骨干。近年来,军代处先后举办了10多个培训班,培养了1000多名基层技术骨干。
中国军方一批革新成果-20℃条件下受实战检验
山地寂静,寒气袭人,一支“红军”装甲突击分队冒着-20℃的严寒,驾战车对“蓝军”实施侦察。26日,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对50余项革新器材进行了严寒条件下的实战性检验演练。
笔者在现场看到,因气温过低,官兵启动新研制的野战燃油供暖系统,指挥方舱气温很快上升到15℃。这时,师信息化保障队将新型火炮快速反应系统与雷达对接,快速搜索战场信息。野战指挥所里,固定网控制中心与野战网控制中心设备连成一体,很快实现了音频、视频传输,前沿“战况”清晰地呈现在导演部人员的眼前。
利用伪装器材和迷盲手段对“敌”隐真示假,是这次演练的重点。经雪地伪装网隐真的“红军”火炮变成了白茫茫的“树林”,伪装墙后的装甲车也难以看清……为提高部队夜间冰雪条件下反侦察抗干扰能力,“红军”还借助电磁波反射体、战场侦察系统、电视传输系统,防止红外侦察,使“蓝军”侦察监视网难辨真伪。
演练结束,50余项夜战革新器材在严寒中表现出色,取得一批重要的试验数据。据师参谋长丁莹介绍:这次冬季适应性演练,目的就是让新装备与严寒“亲密接触”,检验其在冰天雪地里的性能。近年来,该师成建制列装了新装备。为了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他们引进先进技术,对现有合同战术指挥、情报侦察等系统和传统通信网进行改造整合。目前,经过信息技术改造的新型装甲战车已经与兵种部队实现互联互通,共享战场信息资源。(解放军报/崔铁良、谭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