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部天山深处锤炼高寒条件综合战斗能力
春节前夕,天山深处冰封雪锁,寒风刺骨。
武警某部组织百车千人进行野外驻训,将在雪域高原中奔袭、生存三昼夜,以锤炼部队在高寒条件下走、打、吃、住、藏的综合战斗能力。
记者在部队临时营地看到,官兵们正在挖雪窖、搭帐篷,就地宿营。仅15分钟,一座座简易营房便建成了。顷刻间,千余名官兵消失在茫茫雪野中。
凌晨,一阵急促的号声划破夜空,睡梦中的战士们一跃而起,各分队指挥员迅速清点人员和装备物资,按指定地域集合。随即,部队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开始了5公里奔袭、15公里强行军等训练。
一路上,队长刘久兴告诉记者,为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他们结合信息化条件下部队作战特点,在拉动中练快反能力、练战术技能、练协同保障,从难从严摔打锻炼部队。指挥机关还将根据气候、环境特点,随机设置复杂战术情况和危机险情。
拉动途中,侦察分队传来“敌情”通报,前方5000米发现“敌”精锐部队正秘密向我靠拢,企图袭击我先头部队。
指挥员一声令下,部队迅速展开,化整为零分头实施伪装。同时,特战分队兵分两路对“敌”进行迂回包抄,并实施火力打击。其他官兵迅速形成战斗梯队,随时应对“敌”突围。30分钟后,来犯之“敌”被层层包围,在强大火力打击下大部被“歼”,其余无力抵抗,纷纷弃械投降。
傍晚,部队宿营怪石沟,官兵们水壶里的开水此时早已冻成了冰疙瘩。侦察连长马柏锋摘下钢盔,装满雪,支架生火,等雪水泛起了水花,再撒上几片火腿肠。片刻,一道味道鲜美的“汤”就做成了。
在另一路,特战分队搜寻“残敌”来到鬼谷峡,特战队员张瑞走在最前面。突然,前方十几米处黑影一闪,张瑞拔出匕首脱手掷出。转眼间,一只七八斤重的野兔已握在他手中。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烤野兔就成了战士们的美餐……
政治委员李成勋介绍说,这次冬季野营训练,坚持打防结合,打藏结合,时时出课目,处处设情况,演练了部队在高原、高寒条件下野战生存,信息化保障,战斗指挥等十余个课目,二十多种新的训法和战法。(刘昕 马会平 高护国)
我军演习炮兵发威 5分钟端掉“敌”火力点
东方网2月17日消息:近日,华东某陌生地域,铁甲隆隆,战炮轰鸣。“迷茫射击!”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数发烟幕弹直奔预定目标区域上空。在烟雾的掩护下,“红军”小分队仅用5分钟时间就端掉了“敌”火力点,占领了目标高地,这是炮兵学院南京分院组织培训班干部学员进行综合演练的一个镜头。
随着任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个学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贴近岗位、贴近实战,强化实践 性教学环节,通过现地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网上模拟对抗训练、单课目指挥训练、“红蓝”对抗、实弹综合演练等多种途径,培养学员的任职能力、战场适应能力,逐步构建起合理的任职教育体系。
1月中旬,这个学院组织200多名干部学员挺进陌生地域,进行以高技术战争为背景的实弹综合演练,促进了课堂与岗位、操场与战场的有效衔接。演练过程中,学院按照信息化战争中炮兵作战任务和作战行动特点,利用陌生地域的复杂地形,设置了“炮火准备”、“支援步坦冲击”、“巩固和扩大突破口”等8个新训科目和11种战场形态,实施昼夜连续作战。
为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学院还专门成立了由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演练评估小组,深入演习现场进行跟踪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员平时成绩载入学籍档案。他们坚持练战术与练技术、练指挥与练协同、练思想与练作风同步进行,突出学员在野战条件下组织指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指挥技能,为岗位任职奠定了基础。作者:周燕虎、金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