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骤冷骤热,昼夜温差大,特别容易感冒
普通感冒、甲流、季节性流感三种病例都不少见
甲流流行态势趋缓,但另两种感冒患者不断增多
3月23日讯广州阳春三月呈现出明显气温特点: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再加上不时来袭的冷空气,使得感冒患者数量连续数周高企。据了解,目前在广州流行的感冒就有三种:甲流虽式微但仍未消除,每周都有数例、数十例确诊;季节性流感(B型流感)年后高调“复出”,短短一两个月便从“零”迅猛发展到占据流感阳性者大幅比例;受“回南天”、倒春寒气温忽高忽低影响,普通感冒中招者比比皆是。
记者就此详细采访了疾控专家和传染病专家,请其分析三种疾病“战况”、剖析发病症状,并支招市民如何安然“避礁”。
短袖穿得太早 普通感冒患者扎堆
不仅仅是两拨流感交战,普通感冒也在此时赶来凑热闹。“可能是受回南天潮湿阴冷影响、而且开年以来广州气温时高时低,再加上不少人急于脱衣"减负",所以医院门诊的感冒患者也增加不少。”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告诉记者,在一年四季中,从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最近频频出现的倒春寒,早晚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中午温度陡升,又让不少青少年认为可以短袖“赤膊上阵”,结果一不留神就感冒了。
“感冒可以说是市民最为熟悉的疾病常客,如果仅仅是稍感不适,在家自行用药都可以很快解决,不需要就医。对于幼儿,不建议马上采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先服用抗病毒冲剂等中成药进行缓解,观察疾病变化再斟酌用药。”专家说。
但对于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来说,普通感冒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感冒如果久治不愈,很容易发展为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这些疾病不但治疗麻烦,而且还有死亡风险。”专家强调,老人“春捂”很重要,哪怕气温走高也不要过早脱掉棉衣,适当地“捂”一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部位能够适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受凉感冒。
“战况”:季节性流感“压倒”甲流
三周前,甲流与季节性流感“二八开”;两周前,二者转为“三七分”;上周,甲流占四成,季节性流感占六成。“这是广州各监测点反馈回来的统计结果。但比例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甲流越来越多、季节性流感越来越少,虽然每周都有所波动,但与一二月不同在于,季节性流感在阳性人群中已经超过五成。”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实际情况表明,进入三月以来,季节性流感强势抬头,从零到有,从小比例到强势“压倒”甲流,已成为市民应预防的主要对象之一。
“每年的3~7月都是广州地区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从目前监测来看,它还在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专家表示。而对于甲流未来走势,他介绍,虽然已经连续三月没有聚集性病例发生,而且每周人数都控制在非常小数量内,但仍不能排除其二次高峰杀到的可能性。
防治小锦囊 季节性流感和甲流患者都会发烧
专家介绍,最近一次监测结果显示,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占广州医院门诊比例4.7%。而甲流和季节性流感症状相似,只有通过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才可区分。而普通感冒通常不一定发高烧,所以如果患者首先表现为发烧,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他表示,患上季节性流感也不用太过紧张,因为绝大部分都是轻症,重症病例非常少见,只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卫生,适当采用药物治疗,恢复非常容易。
专家介绍,目前监测发现的确诊甲流患者也基本都为轻症病人,在自行观察或药物治疗下,病人在短时间内即可痊愈。
接种疫苗预防最有效
专家表示,虽然甲流传播步伐放缓,但仍要警惕。所以建议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或接种相关疫苗以防病。
专家指出,以上三种流感、感冒的预防方法殊途同归:经常洗手;居室在正午湿气散尽后多开窗通风;老人儿童慢性病人群尽量少在人流聚集地过久停留;避免用手接触鼻子和嘴,流感多发季节应回避与有流感症状人群直接的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出门应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在室内熏醋;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都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不被流感、感冒侵袭。
如果患上流感、感冒,发热期间一定要坚持多饮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尿量正常。病中饮食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作者: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