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仅“十五”期间,预计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
“十五”期间我国将要发射的30余颗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遥感卫星、空间探测卫星等15类。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我国共发射了74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7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前景。
载人航天工程“十五”期间要实现新的突破。自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航天科研部门攻克了大量的关键技术,掌握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并于1999年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从明年起,我国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在此基础上,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目前,宇航员的培训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同时,要初步建立起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试验体系,为建立中国的载人航天体系打下基础。
据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四个系列,地球资源卫星及传输型遥感卫星系列在新世纪初也将形成;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有12种不同型号,进行了63次飞行,发射成功率达到90%以上,能够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飞船,下一步将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我国依靠自己力量建设起来的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洋航天测量船队组成的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新的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将进一步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