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日前决定投资3000万元,在环京津地区加快建设10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高科技示范园区,并在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时差型无公害蔬菜基地,使全省“十五”期间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河北省蔬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400万亩左右,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亮点。为加快蔬菜大省向蔬菜强省转变的步伐,河北省决定从今年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蔬菜生产提档升级。
本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河北省今年将着重抓好环京津中心示范区建设,以带动全省六大蔬菜生产基地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转变。环京津的31个蔬菜主产县在完善产地自检的同时,重点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农药残留速测,有效控制生产环节污染;加大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稼接、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和质量,减少病害防治次数和用药量,并采取增施有机肥、合理安排茬口、优化设施结构等措施,提高蔬菜的等级水平。
为确保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今年河北省将实行农药、化肥“双控制”制度,在重点产区试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及特许经营许可制度,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制、开发、推广无公害专用肥料、农药、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与此同时,河北省还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商标注册和市场准入制度,在强化无公害蔬菜规范化生产的同时,尽快实现入场检测、分开交易、标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