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用10年建成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技日报深圳11月4日电(记者于小晗)数字化信息不足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为此,我国将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具有海量信息、规模庞大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使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国土资源部提供的信息显示,全国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城镇地籍信息有80%左右存放在政府机关的档案柜中,全国地质资料馆中近9万份地质资料只有不到6%实现了数字化,目前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大部分仍处在纸介质状态。

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各级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是保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取得实效的关键,而数字化信息不足又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建设的瓶颈问题,要通过大力加强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和信息的全社会共享提供数字化基础。

建成后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将包括土地基础数据、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地学数据以及相关海洋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信息量不仅要覆盖全国、内容丰富,而且要做到更新快捷,使电子信息积累基本满足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以基础数据库和网络为依托,我国还将形成全国统一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介绍,公众利用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能够方便地查询国家级、省级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地价数据、矿产资源储量数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在海洋基础数据库中可以查询海洋渔业资源信息、海洋生物资源信息、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信息、滨海旅游资源信息以及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灾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