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称地球内核可能由非晶体物质构成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莫斯科11月4日电(记者栾海)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地球内核可能是由粘滞性极高的非晶体物质构成的。

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处于晶体状态的铁镍合金。但

是,俄物理-数学博士布拉日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时发现,将铁加热至熔融状态,并把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逐渐升高至10万个大气压时,熔融铁的粘滞性会不断增强,铁中的晶格会逐渐受到破坏,其原子结构呈现出不规则排列状态,即非晶体状态。

地球内核中的压力最大可达约370万个大气压,地核温度约为5000摄氏度。布拉日金博士推测,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熔融铁的粘滞性会继续升高,其非晶体特性会愈加明显。因而,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粘滞性极高、处于非晶体状态的、含铁镍成分的物质。

布拉日金表示,下一阶段科研人员将着力开发新技术,力争使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升至数百万个大气压,以检验俄专家目前的推测。

据介绍,确定地核物质的状态对于研究地磁、地热以及地核和地幔间的矿物生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