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大瘟疫源自“禽流感”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技日报华盛顿10月6日电 最新研究显示,一次大战末在世界范围流行、造成5000万人死亡的超级流感竟来自“禽鸟”。美国科学家经过基因研究发现,1918年—1919年期间流行世界的流感病毒,与目前在亚太地区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拥有同样的基因变异。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流行在亚太地区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完全有可能成为与当年超级流感一样具有杀伤力的世界性超级病毒。

同一期《自然》的另一篇文章称,另一组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在小老鼠身上培植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肆虐全球的超级病毒。这种病毒目前被保存在戒备森严的美国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进一步试验,来解释为什么此类感冒病毒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

亚太地区流行的禽流感病毒,迄今为止尚未扩散到欧洲,除导致数以万计禽类死亡之外,也已经导致65人死亡。一些科学家已经发出警告,目前流行亚太地区的H5N1型流感病毒迟早会大爆发,也很可能造成上千万人的死亡。

据悉,为了取得1918年时的流感病毒,研究人员找到了当年死于流感的病人尸体,并从尸体肺部残留组织中取得了病毒样本。科学家们发现,1918年时期的病毒,存在与目前禽流感同样的基因变异,使得当时很多人因为免疫系统无法适应而死亡。专家们认为,禽流感病毒一旦进入人体细胞,会不断自我复制而且可能发生更多的变异,因而使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应对。在一般情况下,一旦类似于1918年的超级流感爆发,那么流感流行地区人类死亡率可能高达1/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