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一类一级抗病毒新药“一箭双雕”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北京2月20日讯(记者潘锋 通讯员吴志军)记者今天从军事医学科学院了解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基金等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化学药物“二咖啡酰奎尼酸”临床前研究取得成功。该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江中集团历经12年共同研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其作为一类一级新药进入Ⅰ期临床研究。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0%,超过一亿人,同时我国艾滋病形势也不容乐观,有超过65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乙肝和艾滋病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董俊兴教授长期从事抗辐射、抗病毒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研究。针对乙型肝炎和艾滋病,他利用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经过长期的反复筛选,得到具有显著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作用的中药“旋覆花”,经活性追踪分离得到抗病毒单体成分“二咖啡酰奎尼酸”,并证实它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

董俊兴教授向记者介绍说,由于“二咖啡酰奎尼酸”在中药中含量较低,分离纯化工艺复杂,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因此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最终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单体化合物“二咖啡酰奎尼酸”,这一合成方法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研究人员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试验中发现,“二咖啡酰奎尼酸”能显著抑制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产生以及病毒DNA的复制,且作用持久。在抗艾滋病病毒体内外试验中发现,“二咖啡酰奎尼酸”具有显著抑制HIV整合酶的作用,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延缓或逆转猴艾滋病病变,是明显不同于现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一类非常重要的HIV整合酶抑制剂。大量动物试验中,没有发现存在显著的毒副作用。“二咖啡酰奎尼酸”为治疗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开辟了新途径。

(记者潘锋 通讯员吴志军)

来源:科学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