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教授领衔 新阿尔法磁谱仪2008升空继续寻找反物质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丁肇中教授领衔的“国际太空反物质探索计划”获新进展

从事该计划研究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科学家希望我国获“爱因斯坦奖”博士生去那里帮助工作

“新阿尔法磁谱仪(AMS),将于2008年组装完毕运往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搭载宇宙飞船升空,继续寻找反物质……”在丁肇中教授领衔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国际太空反物质探索计划”中从事科研的日内瓦大学科学家Maurice Bourquin,3月16日在北京“爱因斯坦奖”颁奖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位于瑞士日内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率领十几个国家的几百名科学家,正在那里合作实施“国际太空反物质探索计划”。该计划被认为是本世纪初太空高能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计划,亦为国际太空站惟一的大型实验。

据了解,1998年,中国科学院参与研制的第一个阿尔法磁谱仪,曾被送往太空寻找反物质未果。此次新阿尔法磁谱仪系由几个国家共同研制,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参与部分研制工作。

科学家称,当初,宇宙大爆炸成对地产生了两类基本粒子——正基本粒子与负基本粒子;然而,人类所能感觉到的物质世界全部系由正基本粒子组成,那么反物质在哪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据知,目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进行的正负电子对撞实验,即是在模拟宇宙大爆炸的某些“逆过程”,亦即通过正电子与负电子对撞湮灭,逆向模拟宇宙大爆炸如何成对地产生正、负基本粒子。

Maurice Bourquin认为,新阿尔法磁谱仪有可能找到反物质。他说,新阿尔法磁谱仪升空后,大量新获取的数据将需要分析,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国际太空反物质探索计划”的科学家希望我国获“爱因斯坦奖”博士生去那里帮助工作。

据介绍,“爱因斯坦奖”是德国与瑞士两国于2005年“爱因斯坦奇迹年”专为中国优秀物理学博士生设立的奖项,意在更为广泛地推进国际间科学家的科研合作。德国与瑞士两国“爱因斯坦奖”评奖委员会已将“爱因斯坦奖”颁发给我国20名物理学博士,较前计划的18名新增了2个名额。(《大众科技报》记者朱广菁 《科技日报》记者华凌)

来源:《大众科技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