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新属种恐龙化石"长春龙"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网长春4月11日电(李瞧、马扬)我国科研人员近日证实,3年前在吉林省中部出土的恐龙化石是一种新属种的鸟脚类恐龙化石。

这具恐龙化石全长约1米,头骨长为115毫米,吻部短,眼眶长度接近头骨长度的三分之一。这种恐龙具有5颗前上颌齿、眶前孔小、外下颌孔缺失、前齿骨发达等特征。经科研人员研究认定,这是鸟脚类恐龙化石,根据其头部特征判断,这条恐龙属于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属新种。

吉林大学博物馆馆长金利勇研究员说,这条恐龙是混合了原始的和衍生性状的小型鸟脚类恐龙,是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中发现的第一种原始鸟脚类恐龙。它对于研究鸟脚类的演化、角龙类的起源,以及深入了解松辽盆地白垩纪脊椎动物群的组成结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吉大博物馆恐龙研究课题组成员陈军介绍,这具恐龙化石是2003年吉大博物馆研究人员在长春及周边地区发掘出的400多件古生物化石中的一件,经过约3年的修复,恐龙化石已基本恢复原貌。根据它的挖掘地点和样本保存地点,吉大博物馆研究人员将这具恐龙化石命名为“长春龙”。

陈军说:“通过化石判断,这条恐龙虽然身材娇小,但已经成年。由于它两条前腿较短,后腿修长优美,因此我们判断它是一种喜欢用前腿抓树叶吃的小型恐龙。”

经专家初步鉴定,与这具恐龙化石同时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中还有兽脚类、角龙类等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哺乳类、鳄类化石。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被描述的恐龙大约有350个属、650种至700种。我国已描述和定名的约有100种。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