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科技工作,不仅要做好“点”、“线”、“面”,更要做好深层次的“魂”、“筋”、“神”。
北京科技工作的“点”就是项目,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工作的手段。做好“点”的工作要在多维的空间里来进行组织,至少是三维空间。
; 在三维上考虑问题,也就是沿着3条线索来考虑。一条是科技体制改革,要坚定地把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贯穿在项目组织的全过程。向改革要效益,以改革促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依靠发展来解决。
第二条线是全面考虑项目技术实际发挥作用的问题,要考虑我们的技术目标和社会发展实现问题,也就是现实性问题。过去政府支持的计划项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成果在等待转化?要吸取我们自己的、周边的经验,认真对待,沿着技术的社会接受能力和现实性这条线考虑。
第三条线是时间的轴线,就是考虑我们支持的工作如何长期发挥作用的问题。北京市科委支持了病毒性肝炎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结题之日,我们就要考虑继续支持成果的巩固问题,在巩固的基础上才能考虑提高的可能和机会。
“面”就是我们的工作对全社会的影响和带动。这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总结经验和推广经验放在科技工作最重要的位置上来。我们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现在从统计指标上看企业的科技投入比重在上升,但在新形势下企业在想什么?干什么?我们能给予什么帮助?通过什么方式给予帮助?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点”、“线”、“面”,打一个比喻就是攻城战役。“点”就是突破口,要选准突破口,并坚决拿下来。拿下来之后要有战术选择,依托突破口扩大战果,要有向纵深推进的战术路线,最后攻取全城,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点”、“线”、“面”问题,是一个如何操作的问题、工作方法问题。
那么,首都科技工作的“魂”、“筋”、“神”又是什么呢?
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我们工作的“魂”。这个“魂”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主题计划是首都科技工作的“筋”。这个“筋”穿起了我们工作所有内容,达到了我们每一个神经末梢,是我们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化,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是穿起北京所有科技工作的纽带和标准。
“神”就是要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北京市科委及其每一个干部都要做宣传队,都要做播种机。表现这些精神,就要求我们能总结并传达出鲜活的经验来。能不能总结出鲜活的,让社会能看、能学、能用的好经验,是我们真懂、真明白,还是假懂、假明白的试金石,是我们懂多少的衡量标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出发点。
马林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