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 徐冠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863计划实施20周年。回顾863计划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863计划取得的成就,弘扬863计划的拼搏和创新精神,开创我国高技术发展的新的局面。刚才播放的863计划实施20周年成就汇报片,集中向大家展示了20年来863计划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代表科技部和总装备部,再简要汇报863计划开展的主要工作,实施的主要体会以及对“十一五”工作的一些基本考虑。
一、20年来863计划开展的主要工作
863计划经过20年的实施,为我国高技术的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863计划330亿元,承担863计划研究任务的科研人员超过15万名,约有500余家研究机构,300余所大专院校,近千家企业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开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863计划发表论文12万多篇,获得国内外专利8000多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特别是“十五”以来,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实施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和十二个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国防现代化建设需求,发展我国新的战略威慑手段和新概念“杀手锏”装备,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863计划已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面旗帜。更为重要的是,863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863计划的实施,引领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方向。20年来,863计划始终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高技术领域,以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的高技术方向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力量,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带动了我国高技术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信息网络、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天地观测系统、海洋观测与探测、新一代核反应堆、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等方面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863计划在20年的实施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开展前沿探索性研究的同时,重视高技术集成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使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些产品已经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初步实力,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和源头。
第三,863计划的实施,提升了我国国防高技术实力。作为一个军民结合的科技计划,20年来,863计划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战略,围绕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航天运输与空天平台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激光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和惯性约束聚变技术等方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为发展我国新的战略威慑手段和新概念“杀手锏”装备,显著提升国防实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四,863计划的实施,造就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年来,863计划一直把培养高技术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始终坚持用创新事业凝聚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累计参加863计划研究工作的15万余名科研人员中,有半数以上承担863计划任务的科研人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下;在累计安排的1.5万余项课题中,有近50%%的课题负责人年龄在45岁以下。这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在承担863计划研究开发任务中得到了锻炼,已经成长为我国高技术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高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国务院各部门大力协作的结果,是老一代和中青年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此时此刻,我们更加缅怀863计划的主要决策者邓小平同志,缅怀863计划的倡议者王淦昌、陈芳允和杨嘉墀同志。我代表科技部、总装备部向健在的863计划的倡议者王大珩同志,向参与863计划的广大科学家、技术人员,老一代科技界领导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863计划成功实施的主要体会
863计划实施20年是不断探索的20年,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发展之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集中力量办大事。“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是863计划实施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863计划始终坚持将力量和资源集中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微电子设计与制造技术、电动汽车、生物芯片等一批重大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实施,较好地体现了国家意志,实现了重大产品、装备或工程的集成创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第二,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集成军民科技资源。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党中央、国务院对863计划实施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利用高技术研发资源和促进产业化的迫切需要。863计划采取军民共同参与和分头管理,使计划的组织实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顺应军用、民用高技术的不同发展特点要求,另一方面也为计划所形成的成果、技术的尽快转化应用创造更便利的衔接条件。在项目安排上,材料、信息等领域启动了一批军民合作的重大专项和课题,进一步加强了军民互动、资源共享和军民优势集成,形成了共同支持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机制。实践证明,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目标。
第三,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确保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在战略决策咨询、过程管理和监督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是863计划的一大特色。20年来,863计划通过设立领域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和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赋予专家相应的职责,共同参与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形成了一个跨部门、科研领域互补、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并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专家群体。通过863计划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专家委员会为主体的决策咨询评价队伍,以专家组为主体的项目过程管理队伍,以及以863专家及同行专家为主体的项目监理队伍。在发展战略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的技术验收把关、关键技术攻关及过程控制、重大项目监理等多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些举措确保了863计划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第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目标的实现。为了使高技术研究开发从一开始就真正面向市场、面向应用,863计划把鼓励企业参与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以重大产品、系统或工程为目标的重大专项和面向应用类的项目,强调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承担或有企业参加,充分发挥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的优势和资本的优势,调动企业投资高技术的积极性,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到“十五”期间,各类企业承担课题数占计划课题总数的比例已经提高到28%。通过863计划的任务带动,大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第五,坚持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永葆863计划的生命力。引入竞争机制,开展招标,择优安排,挑选最有优势的课题和项目承担单位,是863计划组织安排课题和项目任务的基本做法。“十五”期间,863计划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和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全面实行课题的同行评议制和部分项目公开招标制,充分调动了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研制风险,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采取网上评议、网上公示,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对重大项目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监理,强化了各阶段技术状态的监控,有效地保证了研制质量和进度。实施“滚动支持、动态调整”和“择优支持、快速反应”的机制,确保了对执行情况好的课题加强支持,并能够针对国家紧急需求和新的技术发展进行快速反应。
三、“十一五”863计划的基本考虑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发展面临繁重的任务。863计划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带动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更大发展。主要考虑如下:
第一,在发展战略上,更加强调重点跨越。跟踪、模仿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过去,我们在起点很低的条件下,通过跟踪、模仿,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对我国高技术发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了突破发达国家构筑的知识产权壁垒,必须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使我们能够更多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第二,在创新方式上,加强以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单项技术的开发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单项技术的开发,如果没有与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过去我们一些单项技术开发,在成功之日,往往就是这项技术结束之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与其相关的技术支持和集成。因此,在高技术发展方面,要把以产品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开发和集成放在突出位置。这一点对于产业发展极为重要。
第三,在任务部署上,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十一五”期间,高技术发展要着力突出三个重点。一要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在国家未来发展重大需求和前沿技术的结合点上取得突破,为解决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途径。二要突破核心技术,形成比较完善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体系,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加强高技术的集成,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形成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带动高技术产业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发展。三要引领产业发展,通过高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和带动我国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其中100项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空间技术领域保持相对优势,在信息、生物、新材料和海洋等若干战略必争的领域赢得竞争主动权。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能源降耗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其中50个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业、制造业和交通等重点产业的高技术含量,提升产业竞争力。开发一批保障国家安全的高技术,研制形成若干型新概念武器原型样机或试验系统,为保持和发展战略威慑力量以及未来空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确保“十一五”863计划目标的实现,要继承863计划的优良传统,继续弘扬863创新精神的基础上,要注重几个问题:
第一,要统筹国家目标与自由探索。高技术研究既要体现国家战略需求目标,又要体现科学探索精神,两者应该紧密结合。
要体现国家目标,就必须突出重点,突出国家需求,突出政府决策。突出重点,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最难的是有所不为,科学家要敢于直言,提出有所不为的意见。突出国家意志和政府决策,就是要突出国家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凝练和选择符合国家意志战略目标的重大任务。任何一项新技术在起步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是一般现象,也是正常现象,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在众说纷纭中做出决策。否则,等到意见达成一致再决策,失去了创新的机遇,也失去了市场的机遇。
要体现科学探索规律,重点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前沿高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有成功也常有失败,而失败往往意味着向成功走近一步。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自由探索,鼓励创新,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全面贯彻实施对面向市场的高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对前沿高技术探索性研究的不同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高度关注一些有争议的高技术研究项目。
第二,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化的环境。将高技术的选择与产业化结合起来,把发展目标和现实能力结合起来,力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这是中国高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一个项目、一个工程、一个战略产品成功,还不等于在市场上取得成功。高技术研究要坚持市场导向,把握市场需求和规律。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有个良好的产业化环境。这就像森林中的蘑菇一样,只要有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蘑菇就会自然地、成片地生长。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工作很重要的内容要放在营造环境上。要通过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发展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机构,使之成为将千千万万企业和众多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开放是创新的前提。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击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战略思想之上的。高技术竞争是一个典型的赢者通吃的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成为第一,就必须真正拿出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上,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学习先人成就,充分了解别人,吸纳他人的智慧和技术成就。对此,我们要有战略视野,有重点地扩大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开放,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高科技合作计划,加强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
第四,要培养大批青年人才。当代科技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国内外无数创新成功和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研究所,一家高技术企业都是一个人才梯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这个梯队所有人都是尖子人才,但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而恰恰正是这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研究所、这家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位置。重大科技项目和高科技产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尖子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因此,我们要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高技术发展的基本任务,各个研究项目都要把培养高技术人才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事业吸引、提供发展空间,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高技术发展领域,培养一批中青年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青年人才要有一种包容和宽容的心态,要给小人物以创新的机会,要给青年科学家以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要发挥老科学家们传帮带的作用,形成高技术研究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我国高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大好发展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在一些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勇气,通力协作,努力拼搏,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把前人和外国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迎来我国高技术更大的发展。谢谢大家。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