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研究显示:关节炎者长期服类固醇死亡率高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新网10月8日电 据东北网报道,芬兰塔姆佩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风湿病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研究报告称,那些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服用低剂量类固醇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较之较少服用类固醇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死亡几率更高。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会袭击其关节部位,使得关节疼痛,甚至身体两侧僵硬。一般的治疗大多包括服用诸如强的松等常用的类固醇激素在内的药物。

研究人员对604名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死亡率、健康状况、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关节炎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还将209名并没有服用类固醇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死亡几率与276名在不到10年里接受类固醇治疗以及119名在超过10年里接受类固醇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死亡几率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那些在超过10年里接受类固醇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死亡率最高。

研究人员称,在超过10年里接受类固醇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当中,每多一年服用类固醇其死亡几率就会增加14%,综合来看,超过10年里接受类固醇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之从未服用类固醇的患者死亡的几率高出69%。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三组患者当中,尽管心脏病和中风都是他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看起来感染和其他病因却是导致长时间服用类固醇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死亡的更主要的原因。(陈立)

来源:中新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