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常识:血液黏度过高时的四种感觉 疾病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血液黏度过高容易心、脑、肺、肾的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塞、肾衰等病情加重。老年人如以下几种感觉,就说明血液的黏度已经超过标准了,应及时检查及治疗。

一、晨起头晕,晚上清醒。血黏度过高的人,清晨起床后感觉头晕,当吃过早餐后,大脑逐渐清醒。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达到最好状态。

二、午饭后犯困。正常人午饭后也有困倦,但可忍耐。血黏度高的人午后就犯困,如不午睡,整个下午就会无精打采。睡过后,会感觉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三、蹲着干活时气短。血黏度高的人蹲着干活时会感觉胸闷气短。这是因为蹲着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黏度过高,就会导致呼吸困难、憋气。

四、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有些中老年人平时视力还行,但常会有暂时性的视力模糊的情况,应引起注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很好地改善血液的黏度,建议晨起后空腹饮一杯温开水,并要戒烟、戒酒,饮食要清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