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足跟经常疼痛,走一会儿又好一些,请问如何治疗?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前段时间,我的脚后跟突然疼了起来,不仅走路时疼,连用手触摸也疼。一天晚上疼痛难忍,我突发奇想,半夜起来用食醋涂抹脚后跟。没想到第二天,脚后跟疼痛竟然减轻了许多。一连几天我都坚持用醋涂抹患处,让我吃惊的是,它居然全好了。 (吴秉林)
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次 ;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5 中药治疗:
100克红花、500克艾叶,平均分为20份,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泡脚。有通经、活血、化淤作用;
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2天。
前段时间,我的脚后跟突然疼了起来,不仅走路时疼,连用手触摸也疼。一天晚上疼痛难忍,我突发奇想,半夜起来用食醋涂抹脚后跟。没想到第二天,脚后跟疼痛竟然减轻了许多。一连几天我都坚持用醋涂抹患处,让我吃惊的是,它居然全好了。 (吴秉林)
你这是跟腱炎,俗称跟骨骨刺。
1、六味地黄丸,8粒3次。
2、局部注射。
3、中药熏洗。
4。穿带空鞋垫。
足跟痛是人们常见的病症,长途步行或从高处跳下,致脚底筋腱受损伤,局部产生创伤性炎症的结果。最多见的是中老年人,另外,一部分人的跟骨骨刺也能致痛。
对于足跟痛的治疗多种多样,但采用食醋浸脚疗法,效果甚佳。方法是:用食醋约2斤加热到脚足可浸没,倒在脚盆内每日浸脚半小时左右或1小时。如食醋温度下降,应再加热,一般浸10天到半个月之后,足跟痛开始逐渐减轻,连续浸1-2个月,足跟痛即可消失。
常引起足跟痛的疾病:
跖筋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丽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 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不一定都伴有骨刺,有跟骨骨刺的人也不一定都有足跟痛。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可于足根内侧局部压痛点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注射后多数病人在二周内可以治愈。
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参考资料:中华骨科进阶网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原文地址:http://www.cathyworld.cn/html/cathy/2008/0507/1.html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
1、理疗;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如;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次 ;
3、局部封闭治疗;
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5 中药治疗:
100克红花、500克艾叶,平均分为20份,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泡脚。有通经、活血、化淤作用;
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