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多动症主要由什么引起?该作哪些方面的检查?
活泼好动不仅是儿童的天性,而且是健康儿童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儿童“多动症”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多动症的实际发病时间多半是在幼儿时期,有的甚至早在婴儿时期,但其求医就诊的年龄多数为6至12岁。此时孩子已经进入学校学习,课堂纪律要求严格,使其症状更为突出,从而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学校老师的关注。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因年龄段不同而各异
有半数以上的患儿早在新生儿时期就会出现兴奋、多动和睡眠障碍;到幼儿时期往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活跃,整天动个不停,但多半无目的性,而且情绪不稳定,常常带有冲性。
上小学后,大多数患儿的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成绩低劣。他们在课堂上常常坐不安宁,不能认真听讲,小动作不断,还常出怪声,与同学争吵,甚至发生斗殴,以致很少有知心朋友。
到中学阶段,其“多动”症状开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此时仍然存在学习困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与同学相处状况欠佳,极少数孩子还可能出现违反社会秩序甚至是犯法行为。
那么,对“多动症”的儿童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多给患者热情的关心和帮助,千万不可采取压制或惩罚手段。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须加以个别辅导,对其学习及行为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应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其自觉性。
其次,对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可适当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的副作用有碍身体发育,故须严格遵照医嘱使用。
另外,目前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对儿童多动症的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因此,家长不必为孩子患多动症而过于焦虑,主动向专家咨询并尽早进行矫治当为上策。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损伤综合症,以学龄儿童最为常见,可延续至成年。主要表现为:
(1)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短暂、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不能自始至终地做完一件事,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或走神开小差等。
(2)活动过多.多动症儿童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上课小动作多、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喜欢惹人、常与同学吵嘴打架等。
(3) 冲动任性、情绪易激动。多动症儿童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易哭、易冲动、常发脾气。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缺乏荣誉感、不辨是非,有的说谎、逃学、欺骗、有的外出不归、甚至染上恶习。
(4)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记忆辨别能力差、常把“b”写成“d”或把“6”写成“9”等,学习成绩低下。有的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表现为忽上忽下、成绩波动很大,成绩呈跳板样改变,抓一抓成绩就上去,不抓就下降,甚至造成留级.
(5)精细及协调动作困难,多动症儿童动作笨拙,如系钮扣、系鞋带、削笔动作不灵活,走路不成直线等。
(6)神经系统体征。常见的如指鼻试验,快速对指试验,轮替试验,翻手试验为阳性。
参考资料:http://www.zgetjk.cn/
多动症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避免以下因素,可预防孩子发生多动症:1先天体质缺陷,可能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引起,也可能由于母亲妊娠期的问题所引起,如母亲精神紧张,以及其他高危妊娠造成胎儿缺氧,影响胎儿脑发育.
2铅中毒
大城市的儿童易受铅污染,如含铅汽油等,造成儿童认识,言语,感知障碍.
3食物过敏
有人认为多动症是患儿对调味品过敏引起的.
4放射
有研究发现,电视和荧光灯的小量放射可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发生
5身体器官异常
有人发现患多动症的孩子身体发生器官不对称,大小比例异常等的情况较正常人多
6心理因素
紧张的环境,父母不当的教育,过多的指责与体罚,是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对已患多动症的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同时按医生设计的训练方法进行行为治疗,帮助儿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儿童的倔强固执行为,引导儿童采取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男孩远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本症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对控制多动行为冲动控制和侵略行为有效。
2.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等可选择使用另一类有效的药物--三环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可以小剂开始逐渐增量达有效剂量后改为维持治疗。
3.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断增强信心文献资料指出药物有效,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
参考资料http://jbk.39.net/keshi/erke/treat/4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