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过后容易发生哪些疾病
洪涝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容易发生的疾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粪缸,厕所、阴沟,畜圈被淹,粪便、污水溢流,
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如果不注意饮水卫生和饮用水消毒,就容易引起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其它病原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长期阴雨、室内受淹,使粮食受潮霉变,如果吃了霉变粮食或腐败变质及其它不洁食品,就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疾病。
(3)灾民在抗洪抢险中受雨淋、水泡,露宿、风寒等,加之精神紧张、身体疲劳,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容易引起伤风、感冒、无名发烧等。
(4)灾区生活环境卫生恶化,垃圾及地面积水增多,有利于蚊蝇的大量孳生繁殖,使蚊蝇密度增高,加之灾民缺乏防蚊设备,可引起疟疾、乙脑等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5)洪涝时,老鼠与人同迁高地,水退后转移室内,人员接触密切,以及畜粪污染水源等原因,容易引起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与流行。另外,人与犬、猫等接触密切,容易发生咬伤事故及狂犬病。
(6)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抗洪人员接触疫水的机会大大增多,容易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
(7)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卫生部门冷藏疫苗的设备也遭损坏,从而引起许多儿童不能按时接种疫苗。因此,容易引起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增多,如麻疹,小儿麻痹症、白喉等发病增多。
(8)雨后气候闷热,白天烈日曝晒,加之居住条件差、人口拥挤等,体质差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及产妇等最容易发生中暑。
(9)个人卫生差,用水不清洁,容易引起红眼病的流行。
(10)在救灾过程中,容易发生溺水、触电、毒蛇咬伤等意外事故。
(11)洪水期间,下肢长期泡在水中,容易引起浸渍性皮炎,灾民还容易发生虫咬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12)因家人伤亡或财产损失重大而引起精神抑郁,头痛,失眠,不思饮食等表现的“劫后综合征”。
这次的四川地震发生在6月份,炎热的天气如果不做好灭蝇处理的话很能会发生胃肠道的传染病,比如痢疾,所以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还可以发生疟疾,和乙脑是蚊虫传播的疾病。
您好,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
以下是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病症: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
(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
(5)常见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等。其次是食源性疾病和饮水安全;
(6)震后房屋倒塌,使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7)由于水源和供水设施破坏和污染,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
地震之后要注意做好地震的疾病预防工作,特别是上述疾病预防与控制,减少疾病的发生,力争震后无大疫,以保护好震区民众健康。为了把灾害减到最小限度,要做到以下几点:“灭蝇灭鼠抗感染,净手洁水防虫咬,皮肤破损涂碘伏,头痛发热早问医”。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平安!祈祷!
参考文献:军事医学科学院
地震后可能引发的病症: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
(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
(5)常见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等。其次是食源性疾病和饮水安全;
(6)震后房屋倒塌,使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7)由于水源和供水设施破坏和污染,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
(2)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
(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
(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
(5)常见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等。其次是食源性疾病和饮水安全;
(6)震后房屋倒塌,使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7)由于水源和供水设施破坏和污染,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