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今年50了,身材算比较胖的,160左右吧,这一阵发现小腿(一条)有些浮肿,也问她了,她说也没觉得腰不好,也没觉得心脏不好。不过,她有脚孤拐,专业术语应该叫拇外翻,挺大的,也疼,准备去看呢,我怀疑是不是由于这个引起的炎症导致的。另外最近她老带着护膝,会不会阻碍血液流通了呢?还请专业人士指教,拜托了。
什么是浮肿?
许多女性到下午,就经常发现自己双脚紧绷肿胀,用手指按下去,还会有凹下去的痕迹。女性常见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容易浮肿的体制。那么,如何分辨浮肿状况是否严重?如果双脚都有浮肿现象,但时间短暂,有时睡一觉起来就会消失,到中午过后又开始浮肿,这属于生理性的浮肿,与病变无关,多半因为饮食失调(吃得太咸)、久坐或久站引起循环不良,或由生理周期、怀孕或服用避孕药、注射排卵药导致。此外,过度疲劳、工作日夜颠倒,也会让身体水分运行受阻,产生浮肿现象。生理性浮肿,只要改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就可以缓解。
病理性浮肿则是指水肿情况持续得不到改善,有时是单侧浮肿,且合并有其他症状,如走路或爬楼梯时会气喘、血压高、蛋白尿等问题。这时最好到医院做检查,看看是否有心、肝及肾脏或是甲状腺等问题。
女性浮肿的解决方法
久站久坐、维持同一种姿势、重力作用会造成静脉回流差,导致下半身浮肿。
那么,要如何改善久站久坐造成的浮肿?
1、穿弹性袜:利用外在压力减轻水肿。正确穿法是"躺着穿、躺着脱"一下床前双脚抬高穿好弹性袜,晚上上床后再脱掉,这样做可以避免血液堆积在足部,达到预防下半身浮肿的效果。2、睡前抬高小腿。3、不要长时间坐或站。
女性生理周期前因骨盆腔充血、子宫变大压迫到下肢,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水肿。此外,女性生理周期期间受到雌激素影响,身体代谢水分的情况会变差。
如何改善女性生理周期造成的浮肿?
生理周期的饮食很重要。要尽量减少盐分摄取;可吃些利水的食物,帮助身体排水,如车前子、绿豆、红豆、冬瓜汤等,用茯苓、荷叶按1:1的比例煮成水,加点冰糖饮用,有助于排除生理周期的多余水分;有经期综合症的人容易情绪紧张,可煮些薄荷水喝,以疏肝理气,帮助气血顺畅;生理周期期间出现水肿,则可用红豆加红糖熬汤喝,怕冷的人还可加点生姜活血;体质较虚、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在生理周期期间可用麻油或茶油煎蛋、煮汤,以促进子宫收缩,让生理周期更顺畅。
女性产后类似生理周期,一方面是子宫变大、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水肿,另外受到黄体酮的影响,身体代谢水分的状况变差,身体会出现浮肿。
那么,如何改善女性产后浮肿?
产后腰酸背痛、水肿难消,中医会以补肾活血的食疗方法,去除身体水分。如薏仁红豆汤,可以强健肠胃、补血,也可以达到通乳的效果。红糖生姜汤,用生姜连皮用水煮,有活血的效果,也可预防感冒。
经络闭塞,导致血液不流通。气和水不流畅所做成肿胀。
买一牛角的刮痧棒,在肚脐与大腿较之间按摩。这里有四条经络通往大腿的,先把这“肝经合胆经”打通。 仍后,在大腿上,小腿上和脚上哪里有痛(轻力压的情况),磨哪里,直至没有痛为止。特别是胫骨后的位置,这是肝经和胆经通过的地方。
中医说:不通则痛。
老年人腿部出现浮肿,一部分与心、肾、肝和内分泌疾病有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特发性老年性浮肿。这类浮肿多因老年人皮下组织间隙疏松、水分容易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皮下水肿。此外,老年人的血管舒缩功能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经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且心脏、肺脏、肾脏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也不够稳定。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体内水钠潴留于皮下间隙,加重皮下水肿。
对老年性浮肿,首先要搞清楚病因。如果与疾病有关,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属于特发性浮肿,无需治疗。无论何种原因所致下肢浮肿,都要重视饮食和生活调理,适量补充蛋白质,加强运动锻炼,穿着松紧适宜的鞋袜,防止皮肤损伤。浮肿严重时,可服用宣肺、健脾、益肾的中药,如黄芪、桂枝、茯苓皮、陈皮、白术等。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