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之前,先来看看两条最近的新闻:
1、歼10总工程师薛炽寿近期在接受传媒访谈时透露,歼10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可以使用各种武器,共拥有十个武器挂架,其中机翼有6个,而且,歼-10战斗机的雷达等电子系统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将在今年生产采用国产的新型涡扇发动机的机型;
2、3天前的4月14日凌晨4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中国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下面进入正文——
歼-10“换心”的意义
目前装备部队的歼-10生产型使用的是和苏-27一样的AF-31型涡扇发动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这种做法可以实现空军两种三代主战飞机的通用性,但其弊病也是不言自明。首先,是会对装备的对外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俄方完全可以以此为筹码,要求我国不能用歼-10去冲击苏-27的出口市场,就像他们曾经对FC-1做过的那样。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能实现歼-10的全面国产化,那在实际的部队日常维护和后续的改进工作中都将大受掣肘。
国产涡扇-10发动机
因此,如果歼-10此次能够成功“换心”,注意,这里所提到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换上一台发动机了事,而是要保证——第一、换发后的歼-10在飞行性能上不能逊于装备AF-31的型号;第二、新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主要性能最起码要和AF-31相当,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和成熟的AF-31相比,我们的国产涡扇毕竟还显得年轻而稚嫩。如果不能达到这两个标准,那么此次的歼-10换发只能算作是一次新发动机的装机试验,如果能够实现上述两个目标,那就标志着歼-10基本型的研制工作真正完成,我国才能真正算是拥有了一种“百分百”中国造的第三代战斗机。
此外,长期以来,发动机一直是苏-27国产化进程中最大的一道拦路虎,如果涡扇-10能够真正的达到实用标准的话,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获得了一种可以用来作为苏-27/歼-11动力的新发动机。
歼-10的重新定位和后续改进
首先谈歼-10在中国空军中的定位。
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对空能力一直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是在气动布局上还是武备选择上都以突出空战性能为重点。但坦率的说,作为一种第三代战斗机,歼-10基本上不具备与F-22和俄罗斯发展中的苏-50这些第四代空优战斗机对抗的能力。要有效的应对F-22等的威胁,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抓紧时间研发自己的新一代重型歼击机。
采用空战配置的歼-10战斗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歼-10在未来就毫无用武之地,只不过未来的歼-10改进型的定位应不再是负责争夺制空权的空优战机,而应考虑参考F-16,发展一种突出对地攻击能力,兼顾空战的多用途战斗机。
“北斗”系统的升级使我国发展新一代国产机载精确制导弹药成为可能,这也为歼-10向中国版的F-16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美制JDAM精确制导炸弹
接下来谈谈歼-10的改进。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国空军在未来的10几年内仍将采用第四代和三代改进型混编的装备阵容,这也应该是我国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说明方便,在这里我们给歼-10找一个简单的参照物——F-16。
之所以选择“战隼”,除了技术指标相近的因素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格斗狂人伯伊德梦想的“空中杀手”,最初的F-16被设定为一种具备突出格斗能力的制空战机,但更喜爱F-15的美国空军最终还是通过连续的改进把“战隼”改造成了一种兼顾空战,而且除了空战外什么都可以干的万能平台,这恰巧和上面给歼-10的定位类似。
以色列空军装备的F-16I
作为一型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战斗机,F-16在服役以来的近30年中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现役战斗机之一,综观F-16服役30年来的发展,有以下几项值得中国航空工业借鉴:
1、卓越的气动布局设计,构造了一个具有极大改进潜力的飞行平台
F-16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翼身融合体的气动布局,采用了电传操纵技术,并选用了技术成熟的大功率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事实证明,翼身融合体设计至今仍是作战飞机气动设计的主流。设计之初的正确选择让F-16成为了一个具备良好升级改进潜力的空中平台。
毕竟,电子设备可以升级换代,甚至发动机都可以进行更新。但飞机的气动布局却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这里要举一个来自我国的反例,作为我军现役主战装备的歼-8II,虽然自其服役以来也进行了多次改进,但受限于其落后的气动设计――过长的机身和全三角翼设计,直接导致了该机在性能上始终无法通过改进实现质的突破。使该机至今在我军的装备体系中仍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
2、牢牢把握最新的技术更新,坚持不懈的进行改进
自F-16服役以来,在基本的气动布局不做大的变化的前提下,在机载电子设备、动力系统、机载武器等方面做了多次升级。该机的机载雷达从最初F-16A上的AN/APG-66到F-16C上的AN/APG-68再到“沙漠隼”上的AN/APG-80,发动机从最初的F100系列到现在的F110-GE-132。配备的武器从最初的AIM―7E“麻雀”加AIM―9L到现在的AIM―120C7加AIM―9X……持续不断的升级让F-16的整体技术水平一直领先于时代。当然,和整体性能已经实现了跨代突破的F-22相比,F―16即使进行再多的改进也难以真正的达到F-22的技术水准,但与其它第三代、甚至欧洲“阵风”、“鹰狮”等三代半战机相比,F-16改进型在各方面均毫不逊色!
虽然经过几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空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工业的底子依然单薄,受限于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也不可能象美国那样一掷千金。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技术和资金,来发展中国的先进战机,就成了摆在我国航空人面前的一道艰难的考题。
歼-10战机的服役证明,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终于可以独立的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国产战机。先进的战斗机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最好体现,而通过构造先进的飞行平台和不断的后继改进保持战机的生命力,则是对一国国防工业的最佳考验,参考F-16服役30年来的改进历程,也许能给我国航空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