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厂家淘汰的次品有时成为地下工厂的原料?义乌有企业生产“二次卫生巾”?
义乌一些正规卫生巾生产企业对一篇所谓的《揭秘》文章提出了质疑———
几天前,《浙江义乌地下工厂劣质卫生巾生产揭秘》一文在网上广为转载,尽管首家转载此文的一知名门户网站已撤下此文,但这篇报道对义乌卫生巾厂家仍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真相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查。
正规企业觉得冤
记者首先探访了被《揭秘》点名的“华美”、“安香”等义乌卫生巾生产企业。7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义乌市荷叶塘经济开发区的义乌市华美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得知记者的来意,该公司总经理方浩勤向记者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商标注册证,和省、市、县三级的质监报告。他说:“我们已看到那篇报道,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绝非地下工厂。华美卫生巾已在上海畅销8年,占了上海1/5的市场份额。”
方浩勤说:“《揭秘》中说引起使用者小梅过敏的‘华美’卫生巾生产日期是2004年1月13日,但我们企业并没有这个生产批号的产品。”方浩勤还告诉记者一个重要细节:《揭秘》中配了“正规厂家淘汰的次品有时成为地下工厂的原料”和“华美摆在超市和货柜上”两张照片,前一张照片拍的根本不是“华美”。7月23日,记者与最先发表《揭秘》一文的上海媒体取得电话联系,该媒体采访部主任说:“这张照片不是从‘华美’拍的,但肯定拍自浙江。”
经记者核实,生产“安香”卫生巾的义乌仟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和义亭镇安娜卫生用品厂也都持有“三证”。“安娜”卫生用品厂经理冯钢说:“我们从没生产过以回收材料为原料的劣质卫生巾。”
义乌一家规模较大卫生巾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说:“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但毁它太容易了。希望真相早日大白,还义乌正规厂家清白之身。”
执法部门不护短
“我们的调查是为了掌握准确的情况,不让任何一家守法经营的正规企业吃亏,也不让任何扰乱市场的违规者蒙混过关,有问题者肯定会受到查处。我们的有奖举报制度也还将继续实行。”7月22日、23日,记者在采访途中都遇到了正在执法检查的金华、义乌两地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2002年,有媒体曝光四川成都有人专门在一些城乡接合部的垃圾场和公共厕所捞捡使用过的卫生巾,以每片几分钱的价格卖给收集者,制造了“二次卫生巾”。有人因此无端怀疑义乌也有企业在生产这样的“问题卫生巾”。金华市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对此进行了重点查证。“华美”等企业提供的进货凭证显示,其高分子原料从“日本住友”进口,木浆为“美国金岛”,其他原料均选自正规厂家,其生产的废弃边角料和被淘汰的卫生巾均出售给其他行业的厂家生产回收塑料产品。
义乌市政府对《揭秘》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视,7月23日,市政府召集卫生、工商、质监部门开了联席会议,组成了由卫生部门牵头,工商、质监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组,对义乌卫生巾生产情况进行清查。昨天,联合执法组的一位负责人说,此前在全市范围进行的针对“三合一”企业的检查中,义乌检查了1161家企业,所有家庭工厂都记录在案,但没有发现卫生巾“地下工厂”。截至昨天,义乌联合执法组仍在深查,仅卫生部门就派出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共检查256个行政村。从目前已掌握的情况看,并未发现卫生巾“地下工厂”,也没发现义乌企业生产“二次卫生巾”。
金华、义乌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未在义亭镇境内的浙赣铁路线周边和佛堂镇工业园区附近发现家庭作坊式的卫生巾地下生产点。这几年义乌卫生部门接到举报600余起,但还没有一起针对卫生巾的举报。
低价竞争令人忧
在义乌、东阳的一些农村,记者在许多小店里都能看到每包两三元的便宜卫生巾,这些卫生巾产自福建、河南、浙江,其中也有义乌的产品。问及这些卫生巾价格便宜的原因时,义亭镇安娜卫生用品厂经理冯钢说:“现在福建等地的厂家与义乌企业打价格战,为了抢市场可谓用尽了办法,有些产品主要面向国内中小城市的企业只能选用国内原料降低成本来应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三证”的义乌卫生巾企业有19家,其中,“华美”、“安柔”、“比爱”、“诗惠”等品牌卫生巾的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年销售额有数千万元。面对国内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一些企业目标锁定了中高端市场,靠压低价格和其他省市的厂家血拚的企业只占少数。义乌联合执法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义乌产卫生巾的售价在市场上处于中高档价位。
义乌“安柔”负责人楼女士说:“我们的卫生巾产品在国内市场属中高档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甚至被仿冒。” 义乌嘉华日化有限公司的“诗惠”卫生巾出口量很大,公司总经理李志彪的妻子对于义乌卫生巾都是便宜货的说法不以为然。她说:“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国内也主要销往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我们许多义乌卫生巾企业都在创牌。”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仿冒义乌品牌企业产品的新问题,以低价冲击市场,并试图毁掉正牌产品的美誉度。“华美”业主方浩勤说:“要根除这种问题,光靠企业打假是不够的。”
相比之下,做外贸、走名优品牌之路的义乌企业目前发展势头大都不错,企业运作也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而寄希望于打价格战的几家义乌企业却举步维艰,有的已濒临倒闭,3家现已停产。
(本报还将继续关注此事,欢迎读者拨打热线13758902525提供新闻线索)
来源:金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