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自8月1日起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
外来和尚从此更好念经?
8月1日,建军节。这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个重要的日子。但今年的8月1日,对在化妆品行业里“混”的人来说还有一些其它的意义。
卫生部颁布的《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的通知》中规定,将于2004年8月1日起,开始简化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卫生许可程序,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对于国外企业来说,从8月1日以后,他们的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在进入中国后会简化一些审批程序,节省很多时间、精力,可能是好事。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从8月1日以后,他们可能面临洋巨头们更大的挑战,可能不是好事。
从现在起到8月1日已经没有几天时间了,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双方对此都反应平淡,并没有出现一家欢笑一家愁的局面。
国内企业反应冷淡
在卫生部颁布《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很多国内企业除了表示对此“不太清楚”之外,就是认为这和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无所谓”。
有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对此表示:“虽然《通知》中简化了一些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审批的一些程序,但并未取消。国内化妆品的生产也只是要求有生产许可证,并未要求有卫生许可证,双方基本还是在同等地位竞争,不是国家有关部门偏向哪一方。《通知》执行并不会给国内的化妆品企业带来太大的影响。”
虽说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没有直接影响到国内化妆品企业,但是否就和国内企业一点关系也没有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卫生部将《通知》下发到各省市卫生厅,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相关单位首先对这些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第三条“卫生部对申请备案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组织技术评审,产品生产单位或进口单位应当对备案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承担全部责任”,这看似是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程序的一种简化,但实际上可能标志着有关部门对今后化妆品检验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
因为在国外,生产非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并不要求有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对化妆品的管理也没有设置重重的检测程序。一般都是靠产品的诚信度来进行自我监督,生产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出了事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今后也很难在化妆品行业立足,这也是国外化妆品市场成熟的表现。
现在卫生部简化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程序,是否意味着今后也将放宽对国内化妆品生产的检验,最终“无为而治”呢?
专家介绍,现在对此还很难讲,但国内企业不应该对此一无所知,应该时时了解国家有关部门的动向。
国外企业未见惊喜
随着中国“入世”成功,国门大开,很多国外大型化妆品公司都被中国市场所表现出的巨大消费潜力所吸引。最近几年,很多世界知名的化妆品品牌已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虽然洋化妆品这几年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但一谈到中国特有的卫生审批程序,它们也是对此存在一定看法。
前一段时间,雅诗兰黛就曾为一款新产品通过审批进入中国市场忙了好一阵子。谈及此事,他们在表示应该遵循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的同时,也委婉地表示,这样复杂的审批给他们也带来很多不便。
到8月1日,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卫生许可程序简化,对这些国外企业来说应该是好事一件,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外资化妆品公司并未对此表现出太多的兴奋。
雅芳公司就表示,《通知》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雅芳的很多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好几年了,对于以前的卫生许可审批程序他们早已适应,而且雅芳凭借良好的信誉,已经获得市场的一致认可。所以无论卫生许可程序怎样变,对于雅芳来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仔细解读《通知》就可以发现,《通知》的第一条和第六条其实是对首次进口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有了相对简化的改变,而对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则还是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这样一来,对于雅芳、宝洁、欧莱雅这样早已将大部分产品销入中国的大型外资企业来说,这样的简化程序其实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
从目前的情来看,受益的将会是那些正努力开拓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迟到者”,《通知》的实行将会为他们的产品顺利进入中国打开方便之门。
虽说现在国内外化妆品企业对《通知》反映还不强烈,但已经有专家表示,《通知》的实施还是会对今后国内化妆品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江苏省日用化学品协会副秘书长、昆山市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沈辉就表示:“简化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卫生许可程序,肯定会给终端市场带来冲击。”
沈辉说:“简化审批程序,实际上就是给化妆品进口放宽了条件,随着《通知》的执行,将给进口化妆品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更多的国外品牌将会涌入中国市场,而我们的本土企业势必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冲击应该是必然的,近几年国外进口化妆品已经凭借优良的品质,给本土品牌早成很大冲击,门缝开得越大,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涉足中国市场。
但无论如何,国内化妆品品牌如果不加强自身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这种冲击将是致命的。如果能从身边的外资企业身上学到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对国内企业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来源: 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