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得了近视眼怎么办?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5世纪中期,这种西洋眼镜儿才传进中国、

一是古人患近视眼的概率不多。为什么?他们没有电脑,不用一天到晚盯着屏幕看;他们没有游戏机,不用担心孩子在网吧里几小时甚至几天不出来;那时的学生读的书没有现在的学生多,以前只有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现在却是每学期十多门几十门课,连一个小学生的书包都有十来斤重;那时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没有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以前的书都是大字,虽然没有什么标点,但字号大,而现在小小一本书却有数十万字,那些报纸的字更小,密密麻麻几十版甚至上百版;以前的书没有现在的好看,现在什么书都有,有的还很吸引人,白天不敢读或者读不完,晚上在被窝里继续用手电照着读,几个晚上下来,那些孩子的脸上就多了一副眼镜。一句话,我们现在的眼睛太累,太累,眼睛的负担太重,太重,不近视是不正常的,近视才是正常的。

二是古人患了近视也没有办法。概率不高不是没有,由于遗传、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古人还是有不少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是这样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老眼昏花,到处磕磕碰碰,只能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形象在这首打油诗中已经栩栩如生了。要是现在,除非是极少极少的顽固近视,一般说来都不成问题,两块玻璃或树脂,不管是有形的还是隐形的,都能使你的视野更上层楼。你看看现在的广告,非常庞大的治疗近视眼产业每天都在召唤已经近视或者即将近视者。

几个月前在本论坛提问过此问题,本人搜了两次出错,以下是本人网站上的一个整理:

http://www.zbsz.net/fang/YJ_ZS/YKCJWT/n07_p0906e_1.ht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