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的难以把握的概念,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自然科学、文学、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科学等广泛的领域。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现代主义,因为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呢?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好的方法、最佳途径。
现代性的规定特性是: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所希望的。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最极端的情况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
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
(1)信仰多元化;
(2)全方位地审视技术所带来的结果;
(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
简单的说:后现代主义不会把事情看的很简单,它认为简单的技术进步很有可能带来长远的恶性影响,就好像很多美国大片里面讲述的,类似人类制造了无比先进的机器人,最后机器人却要毁灭人类,等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
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
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后现代主义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用模拟取代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