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死,更多地象征着昔日的相声盛世如今终于谢幕退场,代表传统一代相声大师阵营的进一步崩塌离散;大将之夭,则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所有爱相声的人的面前,让我们猛然惊醒:曾经被我们长期看作是生龙活虎的新一代演员,原来也已开始弃我们而去。
在侯耀文去世前的约半年时间内,中国相声已痛失马季、赵世忠两位老人,媒体在报道这两位老人逝世的消息时大都分别称之为“相声大师马季”、“捧哏巨匠赵世忠”,但是,在报道侯耀文逝世的消息时,大部分媒体却只以“相声演员侯耀文”或者稍微客气些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相称。
什么样的演员配被称作“大师”、“巨匠”或者“艺术家”,我非媒体从业者,亦非相声评论家,完全不得而知,但在我心中,侯耀文的去世却比以上提到的两位老演员的去世更值得惋惜哀悼。
因侯耀文之死而惋惜,不因为他是侯宝林之子,不因为是当年风靡全国的相声明星,甚至不因为他曾经创作表演的那些足以成为传世之作的相声作品,而是因为侯耀文身上所维系的这一支独特相声血脉本该继续传承发扬却就此遭受重创,是因为侯耀文坚守铁路文工团广纳贤才振兴相声的大业从此前途未卜,是因为侯耀文本可以继续创造出来的众多相声作品如今永不能见于天日。哀悼侯耀文,非因昨日一切辉煌,而因为随他一起猝死于现在的未来。
在媒体上看到,马季先生去世时,就曾有人感叹“相声再也死不起了”。这是真正爱相声的人的感触:天不假年,并非不给侯耀文一人多些时日,而是凭空折损起了相声的气数———马季、赵世忠等人是解甲归田的耿耿老臣,心系朝野,但又终于未能亲见王师北定中原;匆忙辞世的侯耀文就是危难关头损折的一员大将,本应继续冲杀于阵前,如今却坠落马下,只得抱憾而终。
侯耀文先生寿享59岁,本算不得“夭亡”,但是,侯宝林60岁以后还一直在收徒教学著书立说,马季年过古稀还一直登台表演,马三立老爷子很多名段的音像资料都是70岁以后录制,年届90时还在天津最后一次登台,如今仍然活跃在相声演出一线的众多老艺术家亦不乏年近耄耋者———相比之下,59岁的侯耀文太年轻了。
我曾在2005年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一眼望去,只觉得人群之中的侯先生格外地生龙活虎、气象非凡,而我的一些朋友也提到:“侯耀文”在很多相声听众心中所代表的,也还一直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个30出头嗓音清脆欢蹦乱跳的小伙子……
大师之死,更多地象征着昔日的相声盛世如今终于谢幕退场,代表传统一代的相声大师阵营的进一步崩塌离散;大将之夭,则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所有爱相声的人的面前,让我们猛然惊醒:曾经被我们长期看作是生龙活虎的新一代演员,原来也已开始弃我们而去,原来他们的那些相声作品开始陆续从大众的视线中淡出。于我个人,则更是突然发现,一直只顾沉浸于当年的相声作品,竟从没意识到那些笑声的源头,已产自近30年前。
想到这些,似乎就已经不难解释为什么这几天,很多媒体关于侯耀文“生平介绍”中,都以讹传讹地写到他“1994年,获得中国十大笑星称号”了———显然,1984年下半年由吉林省曲艺协会发起并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中国十大笑星”评选,已经没有什么人还记得了。
还有,侯耀文的去世让我发现,如今,哪怕是在相声的发源地北京,也有很多年轻人对侯耀文的相声并不熟悉了———他们听说过侯耀文,但却并不知道侯耀文说过哪些相声,他们所知道的相声除了最近几年涌现的一些著名青年演员,就只有各路电视晚会上那些挤眉弄眼的名角儿。他们早已不知道什么叫“一边儿不要脸一边儿二皮脸”,不知道谁是大名鼎鼎的“侯扶倒”、没听说过无所不知的“侯大明白”,不懂“糖醋开口儿活鱼”是怎么个“开口儿”法,更不会吟咏缺德居士“远望群山,一锅窝头”的名句……
当然,不止这些。他们还不知道曾经有个小伙子因为去照相馆照张相片儿费了多大的力气,不知道有一个胖子因为住个饭店贴了多少张表格,他们不知道下象棋的时候乱唱电影插曲能够带来多大危害,不知道“二他爸爸”为了钓鱼吃了多少张糖饼,更不知道有个东北小伙儿因为会说瞎话儿,谈场恋爱只花了一毛钱……
对于他们来说,侯耀文只是一张脸,只是一个人,是一个不知道干过些什么的人。那些鲜活响亮的声音在他们的记忆中并无立锥之地,那些鲜活响亮的面孔在他们眼中早已与各路大小明星混为一谈,而那样一个鲜活响亮的年代也只在他们的耳旁径自飘走、在我们的心中手足无措。
大将已夭,昨日无觅,前路茫然,无所适从,就此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