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享年59岁。又一位相声大师离我们而去,当得知消息一刹那,所有人都难以相信。
近年来,英年早逝的文艺名人有:梅艳芳、古月、傅彪、高秀敏、马季、陈晓旭、侯耀文。为什么原本还可以给观众更多欢笑的艺术家匆匆离我们而去?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有全面营养的一日三餐,为什么还英年早逝?
仔细想来,也不难理解,这些艺术家们每天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舆论压力,频繁的排练和演出让他们的休息得不到保障,饮食也很难保证规律、平衡,以及缺乏基本的营养保健常识……
-千万不要死于对营养的无知
其实,缺乏营养保健常识的又何止是这些名人,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中国的“营养盲”远远多于不识字的文盲。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建议全世界各国人民,“千万不要死于无知”。而这种“无知”指的就是缺乏基本的营养保健常识。
英国的健康和营养领域权威专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在其著作《营养圣经》(已被翻译成13种文字并在25个国家出版的畅销书籍)中说:“现代人患心脏病的概率高达50%。65岁之前死亡的人中,有1/4死于心脏病;而在男性当中,1/4的人在退休之前就经历过一次心脏病发作———而这些人当中有一半血胆固醇并不高,高血压则被公认为严重心血管问题的首要征兆。”
传统医学建议高血压患者减轻体重并服用降血压和降血脂药物,其实仅坚持服用1000毫克的维生素C就能显著降低血压,但很少有人推荐这样做。据一项剑桥大学开展的大型对照实验研究,仅500毫克维生素E就能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75%。补充B族维生素可以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说:“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经常抽烟、喝烈酒、大量吃肉、服用某些药物和激素、处在汽车尾气和其他污染物当中,患癌症的风险就会上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我们生活在未被污染的环境当中,大量吃某些蔬菜、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含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患癌症的风险就会降低。”可见营养的作用绝非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样渺小。
-宋美龄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还接受了营养教育
宋美龄是人们公认的养生保健“实践者”,她106岁时在睡眠中安然去世也证明了这一点。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破译宋美龄的长寿密码》一书中就提到,宋美龄10岁时就到美国读书,所以她回国以后,在她的饮食习惯上始终没有忘记少年时形成的偏爱,即每餐必食青菜,也就是西餐中的青菜沙拉。
宋美龄喜欢吃青菜沙拉,是她1913年从佐治亚州威士理学院转到麻省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继续攻读学业的时候,由于那时的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的集体食堂中,已经开始试行“多食用青菜和生菜”的新式饮食结构。
该校早在那时候就配备了专职的营养教师,她在这所大学里不但负有向学生们讲述与灌输新式营养结构的教责,同时她也直接兼职该学校集体食堂的营养师。在这位营养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全校每日三餐的伙食配比,甚至每餐投入什么青菜,多少青菜,多少肉类,菜里放多少菜油,等等,所有一切都必须要经过这位女营养师的批准和同意,才可以进行投料和烹饪。特别对于该校女学生们的蔬菜比例,每天都由这位女营养师亲自拟定合理的菜谱,她的菜谱中尤其对肉类和蛋类的比例控制十分严格,而熟菜和生菜也尽量做到搭配合理。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青少年时期的宋美龄往往把吃饭和吃菜也当作她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过多年以后,宋美龄深深反思,她早年在美国韦尔斯理女子学院学到的所有知识中,不仅有她毕生喜欢的英国文学、天文学、美术和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从那所大学里学到了让她后半生赖以受用的合理饮食习惯,还有那位美国女营养师对于饮食质量的新理念。
此时,侯耀文老师的突然辞世让我们想起了这句话:“金钱是身外的,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
其实讲不讲营养不是贫富问题,是观念问题,合理搭配膳食并不需要多少金钱和时间,而是需要有营养的知识基础。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预防”上面,而非像现在一样,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补救”上。(王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