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出的小便是黄颜色的啊?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jsjune20所谓的“黄色素的东西”是:

血红素在人体中分解代谢的结果。人体内含血经素最多的是存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人体中的血液主要是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主要由红细胞组成。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衰老的红细胞可被人体的特殊系统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在体内分解代谢主要产物为胆色素。小部分胆色素被氧化为黄褐色的尿胆素、粪胆素等,统称为胆素,是尿液和粪便的主要色素。所以小便是黄颜色。正常尿为淡黄色,可因尿量的多少而颜色变浅或变深。

这是因为人体排除的维生素B及其他物质的原因。维生素B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它每天都会通过人体的尿液排除体外,而维生素B溶于水后是黄色的,尿液也就是浅黄色的了。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二) 血尿的鉴别诊断

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

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体炎。

2 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

3 泌尿系统结石 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

4 肾结核 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

5 肾及尿路损伤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6 过敏性紫癜 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

7 全身性疾病 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 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血尿。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9 暂时性血尿 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三) 救护措施

(1) 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 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 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7) 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