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头昏,持续性耳鸣,“叽-叽--”的声音,有腰酸痛,夜里盗汗,还有点胃不适。
医生诊确为阴虚。
第一次开药方如下:
淮山,熟地,当归统片,天麻,萸肉,淮牛膝,桑寄生,杜仲,石菖蒲,杞子,茯苓,钩藤,砂仁米。
吃了5贴,不见效果。
昨天去,还是说我阴虚,开的第二次药方如下:
萸肉,杞子,淮山,生白芍,生地,麦冬,枣仁,地骨皮,谷芽,大麦芽,浮小麦,鲁豆衣,鸡内金。
那医生见意我再吃6贴,还是没效果,让我去耳科查查,耳鸣的原因。
我的问题是,壶中仙帮我分析过,第一次开的方是冶阴虚的难得一见的好方,
可第二次说只是养肝养胃的方子。
我郁闷,是不是医生开错方子了,明明说我阴虚的,怎么开的方子是养肝养胃的呢?
我的解答在这里:
http://iask.sina.com.cn/b/***********.html
意思是说此方深得六味地黄丸和天麻钩藤饮之意,组方精炼,治疗肝肾阴亏所致的头痛,眩晕,失眠,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会有良好效果。第二个处方不过是养肝益胃的方剂。
治病用药要过好几个关口。大了说,一是辨证关,辨证不清,其他无从谈起,治好了也是巧合。
二是治则关。治疗原则要合乎辨证思路,针对病因病机,切合表现症状,错其一,也会迷失方向。
三是组方用药关。在总体治疗原则指导下,选药组方,力求用药准确精炼,直达病所,用量恰到好处,不少不过。否则也会出现庸杂牵制之用,或者隔靴挠痒之效。
由此可见,咨询的第一要素就是把症状和体征表现说清楚,这是辨证的前提条件。症状体征表现不明,推测多了,失误就会随之而来。
好像有些离题了。收回来,结合你的病情,你自述的耳鸣症,中医有痰湿瘀虚多种病机,古人就有无痰不做眩、无虚不作眩等多种认识(耳鸣与眩晕相伴),方子再好,不切合你的病机就不会有效。因此首先必须确认辨证无误,确属肝肾阴虚,那么使用我赞赏过的方剂,大方向也就对了。
其次,要看是否结合症状表现。你表现的主证是耳鸣,这个方剂就应该突出切合耳鸣病机的药物,比如天麻就是本方的主药,使用的量也应该偏重。如果确属肝肾不足所致,照顾到症状表现,在这个方子里加上灵磁石30克、生牡蛎30克,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个方子如果服用三副仍然无效,那么我敢说,你的病不属于肝肾不足类型,应该重新辨证施治。
你是睡着后出汗吗?醒来后呢?
第一个方子去天麻、石菖蒲,加泽泻。
医生没有开错,只是他们的方向不同,没关系,因为你这个病本来就很难治,我建议你第一个方子再多吃几付,持之以恒,肯定会见疗效的!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