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癫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2-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粘膜、胃肠、关节及肾脏等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以致造成出血症状。

它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药物、植物花粉及昆虫咬伤等过敏原诱发因素有关。

发病前多数有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驱症状,少数可有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初起可为荨麻疹样,数小时后皮疹出血,渐变为暗红色,消退时遗有褐斑。紫癜成批出现,数日消退,但可反复出现,呈对称分布,以四肢伸侧为多。另外少数患者尚有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渗出等症状及浮肿、少尿、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害改变。个别病人尚有头痛、偏瘫、抽搐、昏迷等神经症状及咯血、哮喘等呼吸道症状。

[家庭应急处理]

(1)避免接触过敏物质。

(2)消除慢性感染病灶,驱除肠道寄生虫。

(3)出血时可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安络血及止血敏等改善血管通透性和脆性药物。

(4)腹痛时可用解痉药物如普鲁本辛、阿托品等,未穿孔者,可用热敷,也可达止痛作用。

(5)服苯海拉明25~50mg或扑尔敏4mg,每日2~3次等抗过敏药物,若同时配用10%葡萄糖酸钙常规量使用时,效果更好。

(6)口服强的松每日30~40mg,分次服用,症状好转后减量,疗程3~4个月,对减轻出血、腹痛、关节痛有明显效果。

(7)有肾脏损害而用其它疗法无效时,可在皮质激素应用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50mg/次,每日2~3次,见效后必为每日25~50mg/次维持治疗,待蛋白尿转阴后,改为隔日顿服,疗程为6个月。

(8)伴有穿孔等急腹症和严重出血性休克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