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引起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
☞由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在慢性特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由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发展而来,此指对慢性高血压反应而引起小动脉增厚.这些硬化性改变导致小动脉反光增宽且暗淡.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眼底呈现普遍性或局灶性视网膜小动脉缩窄.当疾病进展时出现浅层火焰状出血和因视网膜缺血引起的小的白色表浅病灶(棉絮状斑).晚期可见黄色硬性渗出物,是由于脂质沉积于视网膜深层,脂质来自视网膜血管渗漏.这些渗出物可在黄斑部形成星芒状(参见第199节).在严重高血压病人视乳头充血和水肿(参见第101节视乳头水肿).
☞【治疗 】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主要用药物控制高血压.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各种各样的病理性视网膜改变是慢性糖尿病的特征.
这一致盲的主要原因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糖尿病)中特别严重,但也常见于慢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有极密切的关系.
☞症状,体征和诊断
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曾称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有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微动脉瘤,出血,渗出和水肿.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通常无视觉症状.然而少数病人特别是NIDDM病人可在早期出现明显的视觉改变.因此检查指导包括NIDDM病人自诊断成立开始就应每年进行检查;IDDM病人在诊断患有糖尿病5年后就应开始每年检查.女性糖尿病者怀孕期间应每3个月检查1次.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眼镜检查时见到的第一个体征常是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静脉扩张和小红点.这种小红点是毛细血管微动脉瘤,此可通过荧光素血管造影加以证实.小红点和视网膜出血斑点以及深层水肿和脂质渗出物可损害黄斑功能.晚期症状与毛细血管灌注减低以及黄斑水肿所致的视力普遍减退有关.黄斑水肿是糖尿病病人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荧光素血管造影则是发现和证实黄斑水肿最好方法.棉絮状斑(软性渗出物)是视网膜灌注减低引起的微小梗塞,呈白色且模糊不清位于血管下.硬性渗出物由慢性水肿引起,呈黄色且一般深达视网膜血管.
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有异常的血管新生(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在玻璃体表面生长或伸入玻璃体腔内.疾病进展阶段可发生新生血管膜,而可引起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可由新生血管形成所致.视觉症状多变,取决于病理过程.例如当玻璃体积血时可致突然的严重视力减退.如果伴有严重视网膜缺血,广泛新生血管形成或广泛纤维组织形成,则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视觉预后更应警惕.
☞【治疗 】
主要应控制糖尿病和血压.糖尿病的控制和并发症检查证实强度胰岛素疗法可延缓IDDM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发作和减慢其进展.视觉症状有视力模糊,一眼或两眼视力突然减退,视野内出现黑点或闪光感者,皆应随时请眼科医师会诊.
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可减轻或消除增生型视网膜病变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早期光凝术可减少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玻璃体切割术对玻璃体积血的病例是有帮助的.
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背景期:首先作好内科的血糖控制,同时进行止血剂、血管扩张剂的服用,进行观察。
增殖期:新生血管的发生,激光凝固术是必要的,这种方法无须入院即可施行。此阶段,激光凝固术已难以奏效,应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由于术中术后的多种合并症,有效率仅有60-70%,故视力完全恢复是很困难的。需要到眼科进行诊查的时限应该是:无网膜病变者一年一次;单纯期2-6月一次;前增殖期1-2月一次;增殖期2-4周一次。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其早期治疗的意义十分重要,首先是治疗所需时间少,其次是精神与经济上的负担都不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后天性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之所以引起视网膜病变,主要与高血糖使视网膜代谢异常、多元醇代谢亢进、蛋白质糖化以及氧化刺激增加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有害“网络”有关。同时,由于这个“网络”产生包括增殖因子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也是损伤视网膜的原因。
目前,对于这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除控制血糖外,还没有有效的防治药物。引人注目的是,近年研究人员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大潜力,并能减少或推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据《英国眼科杂志》报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轻重程度与眼内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有关,浓度愈高病变愈重。因此,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必须使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降下来。ACEI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使体内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下降,有利于疾病恢复。另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增殖因子,也伴随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而增加,当应用ACEI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下降,也抑制了增殖因子的增加,从而减少了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有害因素。
基于上述的理论研究,专家们已在临床实践中观察了ACEI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最近,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ACEI中的赖诺普利(利压定,Lisinopril)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有明显抑制作用。时下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首选ACEI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还能对糖尿病产生良好影响,特别是对防治视网膜病变可产生意外效果。但有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孕妇、高钾血症以及正在做血液透析的患者不可使用。严重肾功能障碍、肾动脉狭窄、脑血管功能障碍和可能存在脑梗塞的老年人,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造成无痛的,突然的单眼失明.
阻塞可由于栓子(粥样硬化斑的播散,心内膜炎,脂肪栓子,心房粘液瘤)或是硬化的中央动脉的血栓形成,另一重要原因是颅内动脉炎(颞动脉炎-参见第50节).视网膜动脉分支阻塞常由栓子引起.
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但当另一眼被照射时则迅速收缩.在急性病例,检眼镜检查时在苍白而混浊的眼底有一鲜红色的中心凹(樱桃红点).典型的,动脉变细甚或似无血柱,有时可看到栓子阻塞处,如不很快解除,则发生视网膜梗死,而可致永久性的失明.如仅一主要分支阻塞而非主干阻塞,则眼底的异常仅局限于该分支供养的视网膜区,除非阻塞解除,否则遗留一个永久性的不完全的视野缺损区.
☞【治疗 】
应紧急处理.通过在闭合的眼睑上进行间歇性的手指按摩或前房穿刺术以降低眼压,可能使栓子移动进入较小的动脉分支中,从而缩减视网膜缺血区.
------------------------------------------------------------
☞视网膜血管正常的病人预后常良好,而灌注不良者则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
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利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破坏继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过度生长可以减少玻璃体积血和预防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可引起许多眼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高。病人在患糖尿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发病率可超过90%。
根据病人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的不同,临床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两种类型。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又分为3期:Ⅰ期眼底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微血管瘤。这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眼底改变,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可据此诊断病人患有糖尿病。Ⅱ期眼底出现边缘清楚、形状不规则的白斑。这种白斑的形成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引起脂肪组织堆积有关。Ⅲ期眼底出现棉絮状白斑。这种白斑的形成与神经组织局灶性缺血坏死有关。如果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加重,可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剥离等严重病变。那么,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一、控制血糖:若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而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措施。若病人的视网膜病变发展迅速,应及时改用胰岛素治疗。
二、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发生眼底出血的重要诱因。高血压也可直接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因此,降压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尤为重要。
三、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研制出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效药。但临床实践证明,一些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怡开(胰激肽原酶):此药具有扩张微血管,激活血液中纤溶酶,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用药方法是每次口服10个单位,每日服3次。凡患有肿瘤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忌用此药。
◆羟苯磺酸钙(多贝斯、导升明):此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用药方法是每次服250-500毫克,每日服2-3次。
◆潘生丁与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均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日服50毫克潘生丁及300毫克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另外,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应及早选用下列方法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氩激光直接阻塞微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使之发生萎缩。这对控制病情,防止眼底发生出血有积极的意义。
●冷冻治疗:治疗机理与激光治疗相似。适用于因白内障或玻璃体出血而不能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
●玻璃体切割术:因玻璃体大量出血而失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果经过眼电图(EOG)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证明视觉功能良好,可选用此种方法治疗。
转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法
■李长玉
糖尿病可引起许多眼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高。病人在患糖尿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发病率可超过90%。
根据病人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的不同,临床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两种类型。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又分为3期:Ⅰ期眼底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微血管瘤。这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眼底改变,有经验的眼科医生可据此诊断病人患有糖尿病。Ⅱ期眼底出现边缘清楚、形状不规则的白斑。这种白斑的形成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病变引起脂肪组织堆积有关。Ⅲ期眼底出现棉絮状白斑。这种白斑的形成与神经组织局灶性缺血坏死有关。如果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加重,可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剥离等严重病变。那么,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一、控制血糖:若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而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措施。若病人的视网膜病变发展迅速,应及时改用胰岛素治疗。
二、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发生眼底出血的重要诱因。高血压也可直接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因此,降压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尤为重要。
三、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研制出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效药。但临床实践证明,一些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
◆怡开(胰激肽原酶):此药具有扩张微血管,激活血液中纤溶酶,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用药方法是每次口服10个单位,每日服3次。凡患有肿瘤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忌用此药。
◆羟苯磺酸钙(多贝斯、导升明):此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用药方法是每次服250-500毫克,每日服2-3次。
◆潘生丁与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均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日服50毫克潘生丁及300毫克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另外,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应及早选用下列方法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氩激光直接阻塞微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使之发生萎缩。这对控制病情,防止眼底发生出血有积极的意义。
●冷冻治疗:治疗机理与激光治疗相似。适用于因白内障或玻璃体出血而不能进行激光治疗的患者。
●玻璃体切割术:因玻璃体大量出血而失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果经过眼电图(EOG)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证明视觉功能良好,可选用此种方法治疗。
其实引起病变的元凶是高血糖。高血糖如果得不到控制视网膜病变会难以避免。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
其治疗不是随便说说。建议看医生,看一个经验丰富,责任感的医生。一般说来不要换来换去的看医生。毕竟熟悉你的医生对你的病情也较为了解,所口开处方也较为实际。跳换着看,难免后者不知前者用药,重新认识你的病情还需要时间,而且你是糖尿病伴高血压,更应该注意。看病前应该把自己的病情和服药情况向医生交代清楚,这一点甚为重要。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http://cq.QQ.com 2007年01月12日16:20
糖尿病眼科合并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动眼神经麻痹等,其中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眼底特异性改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比非糖尿病的失明者多25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包括:(1)视网膜微血管瘤。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眼底镜下可见境界清楚,红或暗红的圆形斑点,大小不一,分布于黄斑区。较重者可散布于眼底任何象限。荧光造影时显荧光小点。(2)视网膜出血斑。可与视网膜血管瘤同时或前或后发生,多位于视网膜血管下,呈圆点状暗红斑。病重时可有浅层条状或火焰状出血斑。(3)硬性渗出斑。为边界清楚的白色、黄白色的斑点,大小类似于微血管瘤或小的点状出血,是水肿后神经组织分解产生的脂质堆积。(4)棉絮状白斑,也称软性渗出。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局限性、缺血性坏死,神经纤维肿胀,断裂成无结构的细胞小体,逐渐被胶质组织所代替,形成棉絮状白斑,呈灰白色或乳脂色。(5)新生血管、纤维增殖和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晚期病人。新生血管是由于视网膜动脉所造成大面积组织急性缺氧刺激而产生。新生血管形成是从视网膜内血管的内皮增殖芽开始,通过内界膜伸展到视网膜内表面,并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内生长,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血管丛或视网膜静脉随着玻璃体收缩可被撕裂,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当视网膜有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量多或反复发生时,常不能全部吸收而产生机化膜,附着于视网膜面,此类机化物收缩可形成视网膜脱离而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本上分为非增殖期与增殖期两大类。两类划分以新生血管的出现为界。在新生血管出现前都属于非增殖期,一旦视网膜或视乳头上出现了新生血管,即进入增殖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非增殖期具有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提高视力的疗效。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多采用辨证论治:
阴虚燥热型证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眼底检查: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增液白虎汤加减:生地、元参、麦冬、知母、石膏、谷精草、木贼草、炒山栀、丹皮。
瘀血阻络型该病日久,热灼营血,血瘀目络,眼底见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宜凉血活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或用水牛角代替),生地、白芍、丹皮、丹参、麦冬、元参、三七粉、茜草根。
肾阴亏虚型证见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或少苔,眼底见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机化,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生地、元参、麦冬、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丹皮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
对于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白内障者,早期服用中成药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也有一定疗效;对于视网膜出血者可服用云南白药;对于眼底出血久不吸收者,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有一定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糖尿病失明的重要原因,但它又是可以防治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并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有可能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当出现非增殖期病变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并发症进展。当非增殖期病变出现临床有意义黄斑水肿,或进入增殖期时,及时进行激光治疗。能使绝大多数糖尿病人免于失明,这就需要由分泌科、眼科医生与病人通力合作,共同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失明。
[责任编辑:wymaryhe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上海华都眼科医院 2007-04-17
糖尿病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血管的糖代谢紊乱疾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欧美各国四大致盲眼病中占第一位的眼病。我国糖尿病人也日渐增多,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者也呈上升趋势。
我国眼底病学组于1984年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单纯型和增生型共六期。早期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不引起视力下降,但视网膜小片出血可引起局部视野缺失、如果出血累及黄斑部,视力将明显下降。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长的临床过程。根据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合并全身其他病变及个体差异等,其病情发展快慢各有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上海市疑难眼病会诊中心的专家们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现向广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推荐四大特色诊疗。
特色诊疗一、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眼底荧光照影技术,检测出视网膜病变的准确部位和程度,将激光束对准病灶进行光凝治疗。
1、黄斑水肿的光凝治疗
当黄斑毛细血管渗漏加重,黄斑水肿明显,甚至产生囊样水肿,视力持续下降时,采用亚激光作局部格栅光凝,可有效防止视力下降。
2、增生期的光凝治疗
当视网膜出血和棉絮状斑增多,广泛微血管异常,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加多,表明有产生新生血管进入增生期的危险,采用散在或全视网膜光凝,阻止视网膜和视乳头新生血管出血和视力进一步下降。
特色诊疗二、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玻璃体出血长期不吸收或者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该手术,从而清楚浑浊的玻璃体,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同时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不出血、无并发症的优点,是现代眼科首选的微创技术。
特色诊疗三、口服中药"止血去淤明目汤"
根据祖国中医活血化淤、固本根元的原理,特制"止血去淤明目汤",以升阳、温肾为主,佐以养血明目,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退翳明目、消炎、营养神经等的作用。通过调理视网膜和视乳头组织的新陈代谢,使虹膜和视网膜增生血管消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特色诊疗四、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采用现代高科技产品LD-I型离子导入仪,通过正负极相吸的原理,从中西药制剂中萃取离子状高效药物因子,并通过电极的定向吸引力使得高效药物因子直接到达眼部的病灶组织,其药物的浓度和持续的时间及吸收的效率大大高于普通的给药方式,从而发生高效的药物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肌膜增厚、减少视网膜毛细血管荧光素渗漏,降低血粘度,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及其释放反应,抑制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使视网膜出血、渗出和微血管瘤减少。该疗法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疗效持久,作用直接等优点。
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777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7-04-0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血管并发症,它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好坏及是否合并高血压密切相关,而且是眼睛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1. 临床分期:
1. 1 、第一期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是最早期出现的。其特点是产生微血管舒张、微血管瘤、点状出血与硬性渗出。
1. 2 、第二期为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棉絮状斑点、网膜血管狭窄与阻塞等。
1. 3 、第三期也称末期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出现血管增生、纤维化与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早期除糖尿病症状外,一般没有明显眼科表现,偶在眼科体检时才发现。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若黄斑区受累,可有中心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等症状。视网膜血管破裂可引起眼前黑影飘动,甚至视力严重丧失,仅存光感。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3. 1 、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好、合并高血压有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让病人了解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方法有重要意义。
3. 1. 1 、控制饮食: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是饮食,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饮食要求有所不同,如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降低体重,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消瘦者及儿童,适当提高热量摄入。每日进餐总量和三餐分配相对固定,应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多吃粗粮,少食精白米、精白面和含糖高的水果,禁食富含单糖或双糖的饮食,如糖果、糕点、冰淇淋、甜饮料等。
3. 1. 2 、自我血糖监测:通过餐前尿糖的测定来调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用药。
3. 1. 3 、合并高血压者积极降血压,血压一般控制在140/ 90mmHg 以下。
3. 1. 4 、谨防低血糖反应:向病人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应采取的措施,特别是餐前和睡前以及用药后。
3. 1. 5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坚持治疗,并适度运动,增强自身的体质。
3. 2 、眼科护理:糖尿病病人,病程超过10~15 年者半数以上可出现视网膜病变,故应定期做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3. 2. 1 、糖尿病病人在发病五年内或眼睛有任何症状时必须看眼科,以后每年追踪一次;有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或病变严重者,则3~6 个月就医一次,怀孕病人在准备受孕前、怀孕后每3个月及产后3~6 个月都必须看眼科。
3. 2. 2 、眼科检查的项目除了视力、眼压的测量外,应包括散瞳后的眼底检查及必要时做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3. 2. 3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熬夜及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
3. 2. 4 、积极戒烟。吸烟会导致体内CO 增加造成体内相对缺氧及血小板凝集,加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
3. 2. 5 、病人一旦出现视网膜出血时,禁激烈运动,减少头部活动,适当卧床休息。
3. 2. 6 、激光凝固法对严重的前增殖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黄斑部水肿的早期治疗效果很好,所以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要灰心,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行激光光凝术前向病人解释全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可以减少视网膜水肿及玻璃体出血,保持中心视力,是减少失明的一种方法。术后休息1~2天,少做头部向下运动。
3. 2. 7 、玻璃体切割术对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炎有一定的疗效。
4. 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慢性疾病。病人除了抓紧治疗糖尿病外,对于初始出现的轻微视力模糊、视力下降决不能忽视,同时调整饮食,控制血糖,坚持原发病的治疗、早期眼科干预,以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发展。
没有好办法。主要还是控制糖尿病,防止眼底病变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06
病因及简介:
粮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损害,首先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壁的周细胞及内皮细胞的损害,由于这些细胞的损害,使毛细血管失去其正常功能,进而引起微动脉瘤的发生及管壁的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出血。毛细血管进一步损害后,引起毛细血管的闭塞而发生视网膜缺血;大面积的视网膜缺血,进而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及因之而产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玻璃体大量出血,产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进而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失明。
我个人认为,你最好到你所在当地的三甲医院做专科诊疗,本着对你的身体健康负责,还是尽早的就医检查,遵医嘱治疗。另外,饮食上应该注意。
目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还是主要从控制血糖做起,这样可以防止眼底血管进一步受到损害。控制血压,高血压可加重眼底血管病变,具有显著增加眼底出血的可能性。必须把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以下,药物治疗可选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潘生丁。有眼底出血时,可用安络血,芦丁,安妥碘等。也可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来治疗。另外,一定程度时,可适时采用激光治疗,可以保护患者视力。还有手术治疗,当眼内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可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眼内积血,将牵拉的视网膜松解复位。
饮食上应该多食用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除粗糖、含纤维高的蔬菜和水果外,还可食入豆胶、麦麸、藻胶、魔芋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适量供应,但对含糖量较高的蔬菜及水果应加以限制,如甘蔗、鲜枣、山楂、柿饼等。禁用含碳水化合物过高的甜食,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蜂蜜、糖果等含纯糖的食品。平时可用木糖醇、糖精或甜叶菊酯调味。少吃动物内脏、猪牛羊油等。另外,不宜多吃水果。于两顿饭之间或运动后食用少量水果,但应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病人病情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要减少主食的量。
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