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的第代战斗机F 22“猛禽”,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那独特的隐身外形和持续超音速飞行的巡航能力。但是,人们不应忽视了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正是它赋予了战机多功能的、对付多批次目标超视距能力。笔者要说,这才是F一22“猛禽”身上最具实战价值的东西。
那么,相控阵雷达系统为什么具有这么神奇的功能呢?我们还得从头说起。我们知道,传统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向空中发射一束电磁波束,用机械的方式转动雷达天线,以使波束扫过一定的区域(天空、地面或海面)。当电磁波束与目标相同时就会反射一定的回波,利用计算机对回波进行解算,就能对目标定位和测距了。相控阵雷达与传统雷达不同的是天线。它是依靠在~块平面火线上有规则地排列许多个辐射单元(称为阵元),利用电磁波的相f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输往天线各辐射单元电流相位的变化来改变波束的方向,对一定区域进行扫描,接收单元则将接收到的辐射回波输入主机,经过解算对目标的方位、距离进行探测跟踪和定位。因此,相控阵雷达也称为电子扫描雷达。
相控阵雷达有两种,一种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一种是无源、相摔阵雷达。两者的区别存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是一种称为T/R模组的接收与发射装置,每一块T/R模组都能产生电磁波;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则是使用统一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外加具有相位控制能力的相控阵天线而成,天线本身不能产生雷达波。有源与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功能上无太大的区别,不过有源相控阵的收发装置只有T/R模组,所以结构重量轻,故障率低,即使几个相邻阵元出现故障和损坏,也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而无源相控阵雷达与传统雷达l有天线及处理系统的差别,结构重量、生存率等均不能与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因此,有源相控阵雷达是未来战斗机机载雷达的发展方向。
与传统雷达相比,相控阵雷达在性能上有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对付多目标的能力。相控阵雷达利用电子扫描的灵活性、快速性和多波束、可按时分割原理,能实现边搜索边跟踪工作方式,可与电子计算机相配合,能同时搜索探测和跟踪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的多批目标,并能同时制导多枚导弹对多个目标进行攻击。
2.具有多功能性。相控阵雷达能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控制的波束,分别用于执行搜索、探测、识别、跟踪、照射和制导导弹等多种功能。因此一个雷达便具有多个专用雷达的功能。
3.反应时间短、数据更新率高。由于相控阵雷达可同时针对不同方向进行扫描,加之扫描方式为电子控制而非机械转动,因此反应时间短,资料更新率大大提高。机械扫描雷达因受限于机械转动频率,资料更新周期为秒或10秒级,而电子扫描雷达则为毫秒或微秒级,而更适于对付高机动目标。
4.抗干扰能力强。相控阵可以利用分布在天线孔径上的多个单元综合成非常高的功率,并能合理地管理能量和控制主瓣增益,可根据不同方向上的需要分配不同的发射能量,易于实现自适应旁瓣抑制和自适应抗各种干扰,有利于发现远距目标和雷达小反射面目标,还可提高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
5.可靠性高。相控阵雷达阵列较多且并联使用,即使有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此外,随着固念器件的发展,相控阵雷达的固态器件越来越多(甚至产生出全固态相控阵雷达),所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增大,即使有10%的阵7亡损坏也不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1人大的影响。
6.具有隐形功能。传统机械雷达的转动,结构会造成相当大的回波,而使用电子扫描的相摔阵雷达能使这种影响降到最小,相控阵雷达工作时发射的窄波束会减少被发现的机会,并使对方的电子干扰系统难以发挥作用。
中国研制相控阵雷达已有多年,在地对空导弹系统、炮兵侦测系统和新型驱逐舰上已有实际应用。但是机载相控阵雷达必须解决好三个难题:
一是T/R模组的体积。一般是28个T/R单元使用一组共用元件,一个模组中共用单元的数量越多越好,但共用组件故障时对雷达性能的影响也就较显著。所以,两者必须平衡。
二是大功率低压电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元要求的电压不高,但所需电流却很大。作为机载相控阵雷达系统中的电源,必须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
三是冷却。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上密着数百上千个T/R模组,热功率相当高,如何对其冷却是保证雷达可靠、正常工作的条件。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难点较多,而无源相控阵雷达相对来说技术难度较小,装备比较容易,作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替代品或机载雷达的低端产品,不失为一种首选方案。
机载相控阵雷达虽然有研制上的难点,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隐身重歼上一定回装上自己的火眼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