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汽车行业克服了石油、钢铁、电力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前11个月国产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350万辆。回顾2005年,汽车行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导下,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新政策有些是今年实施的,有些是今年制定明年实施的,我们加以编辑整理,希望读者透过这些政策,对国家政策指导下的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编者
2006年12月31日品牌销售实行备案制
相关内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2006年起所有自产汽车产品均要实现品牌销售和服务。原已核准的企业,应在2006年12月31日前取得汽车供应商授权,过渡到品牌汽车经销商。
行业影响:今年下半年以来,汽车生产企业都不同程度加强了对渠道的管理。推出了周期性授权、禁止跨地区销售等策略。从进口车的销售看,对总代理的要求变更,大批进口车经销商退出市场。
2006年2月1日规范汽车外部标识
相关内容:《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于2006年2月1日起施行,2006年5月1日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所有车型均需符合该办法的要求。
行业影响:在显著标明中文产地或国内生产企业的名称,是企业守法经营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客户和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是保护自主品牌和引导自主开发的需要。
2006年经济型轿车界定标准将出台
相关内容:经济型汽车的标准是,发动机排量小于等于1.4L,车身外形尺寸总长小于等于4米,发动机功率大于等于45KW/L,此外,油耗指标、环保指标、安全指标等也必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行业影响:经济型轿车标准制定后,相关企业可以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对企业在节能环保车型方面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指引,并且直接决定了新消费税调整方案的制定。
2006年1月1日车辆购置税征收办法
相关内容:办法首次明确规定:赴港、澳留学人员可比照回国留学人员享受车辆购置税税收优惠。在免税程序中,该办法对现行做法进行了修改、简化。
行业影响:车购税实行一车一申报制度。并对缴纳车购税的证件、票据以及条件有了明确的条文规定,防止黑车进入流通市场和偷税漏税,完善了过去《暂行条例》的缺陷。
2005年10月1日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
相关内容:自2005年10月1日起,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应直接在口岸海关办理进口报关、纳税等手续,保税区不得再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进口汽车,进口汽车一旦到达海关就需要申请报关,并交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总计65%左右的综合税。
行业影响:如果进口一辆价格为100万元的进口车,现在必须缴纳60多万元的综合税。以前,这60多万元综合税可以等到车子找到买主以后才缴纳。
2005年10月1日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
相关内容:《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消费者从国庆节起将能买到来源合法的二手车,车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也将有法律保障。
行业影响: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国内二手车交易步入规范化轨道,同时,业内人士分析,新政策允许汽车经销商直接进行二手车交易,将会为二手车融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05年8月10日 汽车贸易政策实施
相关内容:新颁布的《汽车贸易政策》将引导和规范中国汽车市场,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使之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行业影响:该政策涉及的范围涵盖从汽车销售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汽车贸易的发展方向、目标、经营规范和管理体制框架,以指导我国汽车贸易业的健康发展。
2005年8月1日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相关内容:8月1日起,《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实施,将使汽车维修行业更加透明。规了出厂质保期、配件明码标价等方面的制度。
行业影响:汽车修理有了质量保证期,质保期内若有修理质量问题也可“退换”汽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完成整车修理、总成修理后将享受到行驶2万公里或100日的质量保证期。
2005年7月1日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相关内容:我国第一个针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从7月份开始实施。
行业影响:目前,国内尚有10%左右的车型不符合第一阶段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不能达标的车型主要集中在进口豪华轿车、跑车、大型SUV。
2005年4月1日 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相关内容:《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凡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的,按整车适用税率征税,不构成整车特征的,按零部件税率征关税。
行业影响:多年来盛行于国内汽车行业的CKD(进口全散件)或SKD(进口半散件)组装汽车的模式,即将受到重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