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形战机技术已超越俄罗斯:欧盟成鸡肋!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7-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近日发表的第五份国防白皮书称,解放军将增强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提高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分析说,这意味着中国有意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摆脱对进口俄罗斯先进军备的依赖,并指出,中国的隐形战机技术已超越俄罗斯。

据美国《国防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其实拥有规模十分庞大的国防生产体系,中国有每年150万吨级的造船能力,每年1200架的战机生产能力。坦克每年生产能力为7000至9000辆,仅次于美国。不过,为了避免导致前苏联的恶果,中国的国防体系目前仅开动了不足15%。

中国评论指出,中国的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说是被外界的封锁和制裁逼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中苏决裂,把中国逼上了自主研发先进武器之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及核潜艇等,都是在那段时期研发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联美抗苏之时,美国向中国提供了黑鹰直升机等先进军备等,但好景不长,西方对中国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在前苏联解体后,中国为补先进战机、战舰研制的不足,重新进口俄式武器。

但是,中俄军事合作完全是一种利益的结合,俄国要的是金钱,中国要的是技术。经过数十年交恶,双方的戒心至今也未彻底消除。俄方在向中方售卖武器时会留一手,不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给这个潜在的对手。对此,中方也心知肚明,对俄式武器的引进也极为审慎,军购都附带要求提供技术或授权生产,志在吸收技术。

现在中国军工电子技术比西方稍逊,由于工艺加工技术不高,战机和军舰的引擎亦是中国的软肋。不过,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军事科技在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亦开始拥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整合仿制能力。目前,中国隐形战机技术、远程巡航导弹、精确武器制导等方面已经超越俄罗斯;太空技术和导弹技术领先欧洲。加上与乌克兰、以色列、瑞典等国的技术交流,难怪有评论指中国将会在今后十年内全面抛弃俄式武器。至于欧盟的武器,对中国更已成为食之无味的鸡肋,要求解除军售禁令,更多地是一种政治姿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