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短短1年半的时间,倡导并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的中国,已经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外交的成就和魅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和谐世界”理念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推进了和平与繁荣,赢得了邻国尊重。英国《经济学家》周刊3月31日一期就此刊发了一组系列文章,标题分别为《微笑外交》、《寻求复兴》和《出口大国》。
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长
中国政府的提法是“和谐世界”或者“新的安全理念”,但一位中国学者的说法更确切——“微笑外交”。不管哪种叫法,背后的推理虽然通常没有道破,却并不复杂。如果不促进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繁荣,中国国内就不会有和平与繁荣。10年来,这种推理越来越有影响力,而且在今后几十年内可能仍然有效。
正如一些中国外交官所说,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是个分水岭。当时,由于资本抽逃,整个亚洲的货币和股票市场都在垮掉。这次危机很有可能蔓延到中国。如果人民币贬值,亚洲各国货币就会又开始竞相贬值,令局势更加动荡。
由于中国政府立场坚定,人民币没有贬值;另外,中国还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和贷款,帮助缓解了这场危机。中国尝到了受尊重的滋味。
在与邻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中国渐渐陷入了纷繁复杂的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中,抛弃了强烈坚持的不愿参加多边组织的准则。
对中国来说,与他国接触的更大好处越来越明显。与邻国的关系比较稳定,在中美关系动荡时会起到保护作用,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没有加入许多组织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毋庸置疑,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增长。1月,16个亚洲国家在菲律宾召开了第二届东亚峰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会上宣称:“我们很高兴中国做我们的大哥。”
中国的决策者认为,不断扩大的、内部相互依存的组织可以缓解人们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一些邻国认为它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对这个大国施加约束。菲律宾前外交部长、东盟秘书长鲁道夫·塞韦里诺说:“尽管对中国充满了警惕(这种警惕是由来已久的),但东南亚国家的唯一选择是与中国接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人敬畏,人们从身边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影响力。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应忧心忡忡地看待中国。如果要问接触是否让中国‘融入了’国际社会,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全世界都在涌向中国
自从邓小平30年前开放中国的国门以来,关于中国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讲述外界如何发现中国。全世界都在涌向中国:明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时,来中国的外国人的人数将达到顶峰。
但是现在才开始出现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另一种说法是,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事实上,中国正在崛起(有人说已经崛起)为最新的一个大国。现在还不要把中国视为全球大国。即便中国的商业和外交影响已经逐渐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但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展示实力的主要场所还是在亚洲地区。
但是中国正在成为哪种大国?甚至连中国国内也在讨论这一问题,这让一些西方鹰派人士感到担心,但是谈总比不谈好。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的约翰·兰普顿在即将出版的一本关于中国的新书中提出,各国通过三种方式来阐释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胁迫、物质诱惑以及精神刺激。更直白地说,就是枪炮、金钱和思想。中国如何融合这三种方式,其他国家如何看待这一过程,这对亚洲及其他地区未来进程产生的影响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要大。
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更多地认为中国采取的是胁迫方式。美国副总统切尼在今年2月底访问澳大利亚时,表达了对中国军力不断增长的深切忧虑,这是表达这类看法的级别最高的美国官员。
不过,眼下看来,中国主席胡锦涛和其他领导人显然都在强调以和平方式来安抚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一政策让中国与亚洲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关系发生了转变,而且大多是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对中国的不安不复存在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感到颇为不安。鉴于中国原本就是出口大国,他们担心,由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要取消关税和其他壁垒,中国将吸引大批制造商,从而获得本应属于他们的外来直接投资。
这种忧虑显然没有成为现实。当然,中国的外来投资有所增长,原本规模惊人的出口进一步增加。从2003年开始,出口始终在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快速度实现增长。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不过,其他地区的外来投资也出现了增长。2005年,东盟10个成员国吸引的投资创下了370亿美元的新高。有些制造商认为,一旦在中国的经营运作出现问题,东南亚(或者印度)可以减轻他们蒙受的损失。
然而,中国以外的许多投资其实取决于中国的繁荣与否。中国的出口机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所以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大量零部件,以完成最后的组装。换言之,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融入了现有的高度发达的泛亚生产网络。所有成员(甚至包括日本)都从中得到了好处。东南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由于该地区资源(包括橡胶、原油、棕榈油和天然气)丰富,而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极大,所以东南亚可能会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从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