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核成形时期,在其中心区域的中原一带,通过汇聚和辐射的整合模式,近年来的玉器考古,也同样证实着这样一个动态聚合过程。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大量古代玉器的出土,玉器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物质文化类别,对其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建立了具体器物形态完整的年代分期,与各代出土物年代相参照的科学考古学体系、与之同时,对中华民族玉文化因素的分析也为更多学科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得玉器和相关玉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河南出土众多墓葬所出玉器,特别是上古三代的玉器,有着华夏民族的共性和与中原风格血脉相通的特殊个性,给我们提供了有关中华民族在审美、礼仪和文化生活等多元复合性信息,对河南出土古代玉器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明进程中的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河南的古代文明史,随着一次次考古学的惊人发现而不断地被改写。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是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然而,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早期玉器的起源发展中,这种整合形态表现的尤为突出。
从新石器时期的中原玉器出土现状看,早期玉文化在河南并不发达,从八千年前开始对美石的认识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遗址开始,史前中原目前只见少量绿松石小型饰物和玉兵、工具类,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舞阳贾湖出土的玉石和绿松石所制作的小件饰品。仰韶时期灵宝西坡遗址最近所出玉斧等,但远不能与东部的红山文化、海岱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良诸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中所出土的大宗玉器相比,上述地区所出玉器,具有成组大批量的精美的玉礼器,表现出超越史前生产力、超越现实的精神和宗教层面的内涵。这些先进的玉文化因素在新石器晚期向中原地区集中的态势,已经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中崭露。禹州瓦店是河南龙山晚期王湾三期文化中代表性的遗址,经测定距今有4300-3700年间。它处于夏立国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该遗址内涵丰富,不同地区文化因子在此汇流,特别是IVT4W1:4的玉鸟,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中所出土的玉鹰(鸟)形笄器型一样。同样相近的玉鹰(鸟)形笄也出现在龙山晚期的陕北神木石卯。北方玉器与南方文化通过这个玉鹰(鸟)形笄可见其交流之轨迹。河南龙山晚期诸如登封王城岗、汤阴白营、禹县吴湾、孟津小潘沟和安阳等地都出土了礼兵、工具和小饰件,皆光素无纹,显然处于治玉技术之初始。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核成形时期,在其中心区域的中原一带,通过汇聚和辐射的整合模式,近年来的玉器考古,也同样证实着这样一个动态聚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