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片状佩饰构成的组合玉器增多,根据两次虢国墓地和应国墓地发掘的现有资料,可见成组串饰的串法有五种之多。其中玉牌联珠式组佩,分为若干行上下递增联缀,平顶山应国墓地M1出土的玉项饰,四龙首玉牌两侧的柄形饰与玉棒下联四列管珠串饰,四行递增联缀,色彩斑斓;人身主体佩饰,以玉璜挈领和多件玉璜和串珠联缀,大小相次由上向下排列的组佩,1990年出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的七璜组合玉佩以7件玉璜和1件盘龙玉饰、18件玉管、276件红玛瑙管珠、108件绿松石珠构成。出土时置于墓主人颈部垂至膝下。七璜由小至大依次递增,以红玛瑙与绿松石珠以纳间。玉璜以青玉为质,刻以卷龙纹,其纹饰流畅疏朗,具备典型西周玉器的装饰风格,这类联璜组合玉佩,多见于西周王室、诸侯王等高级贵族之墓中。与之同时期的山西省天马-北赵晋侯墓地、和早于此时的宝鸡鱼国墓地,都出土了这种类型的联璜组合玉佩。另外,还有出于腰际股侧、耳际、发际、腕部等处不同类型的串饰。其次是用于殓葬的礼仪用玉,已经形成系列,是西周殓葬玉完整的考古学实例。虢国墓地M2001的玉覆面、口含玉、手握玉、脚趾夹玉、脚底踏玉,身上置玉戈、玉璋,身下置玉璧,这种全身殓玉的趋势,是汉代玉衣之滥觞。第三,承商代肖生玉器,表现自然界动物类别更为丰富。在虢国墓地中,不仅有商玉中常见的龙、虎、牛、象、鹰、兔、龟等,而且有羊、猴、蛇、蜘蛛、蜻蜓、蝉等商玉中少见或不见的动物和昆虫。
在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葬和豫北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中出土玉器也是精品屡现。牛形调色器和圆雕伏虎、玉制的兽面、肖生饰物等最受人关注。西周玉器从商玉的神秘中超越出来,疏朗和流动的线条更具有装饰美感,一些装饰化了的人形佩饰造型奇妙而想象力丰富,其线条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的勾彻手法,将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结合的琢玉技艺,线与面的过渡更为自然流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周一些大型玉饰上,细如束丝的阴线密集排列,中间无间断和跳刀痕迹,开创了西汉游丝雕的先河。西周玉器在商代玉器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人文特色的崭新风格,在河南洛邑与各封国玉器中发散出异彩。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诸侯争雄,列国并起的大舞台,人们摆脱传统礼制的束缚,文化面貌上呈现百家争鸣之局面。以洛阳东周王城为中心的晋与三晋、卫、宋、郑的中原周文化圈,侧身周楚间的申、吕、黄、江、樊、邓、曾等汉淮间诸小国,以及一直致力于北上中原的楚国文化,都在中原留下了他们深深的历史印迹。周人尚玉的方式与商人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周人更注重于将玉之贞洁无瑕之质比附君子之美德,玉器成为美好事物与人格的参照物。“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玉佩不仅以约束行止,谐和体貌,也是君子人格的象征。在《诗经》中留下了大量对美玉的描述。玉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其自然属性。成为上古服饰一道亮丽美景。洛阳东周王室用玉,代表这一时期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但因历代失于盗,位于洛阳金村王陵所出玉器多流落国外,现收藏在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出于金村的舞人组合玉佩、全长42厘米,以金链贯穿璜、管、冲牙和玉舞女,一对舞女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衣长曳地,博带,相对扬袂而舞,佩饰中双首龙形为冲,末端垂以龙形双璜,此佩可挂于颈部垂于胸前。郭沫若先生曾对此作过考释。洛阳在数十年的考古发现的两周墓葬中,佩玉占了很大数量,不乏有精品和典型的组合出土。其中洛阳中州路1955年发掘的260座东周墓葬,有一半以上墓中随葬各种质地和色彩的玉石器,不少墓主的胸腹部都有一组或两组佩玉,说明东周时期王城贵族中佩玉之风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