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的海基雷达
叶龙斌 李根成 赵向虎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雷达操纵员,通过刻苦钻研,自学成才,成长为一名能修7种型号雷达的优秀技师;一个身怀“绝技”的士官技师,一人肩负起原本是3名干部技师编制的装备维修重任。
他——就是海军“优秀士官标兵”、南海舰队某观通站雷达技师、四期士官张玉武。
雷达素有“千里眼”之称。但是,由于雷达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一块书本大小的线路板上,就集成了上千个元器件,元件与元件间用密密麻麻的印刷线路相联接,如果不掌握其原理和性能,在使用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千里眼”就可能成了“睁眼瞎”。
一次节日战备值班中,张玉武操纵的某警戒雷达出现故障,海区目标无法搜索。由于站里唯一的雷达技师在休假,只好坐等上级派人来修理。维修人员从数百公里外的机关翻山越岭赶来,路上用了几个小时,而排除故障却不到10分钟。
平时的装备故障可以等待维修,战时的保障跟不上就要误大事!这件事给了张玉武很大的触动。打这以后,他开始琢磨修雷达。
1996年4月,站里决定让张玉武由雷达兵改为技工,送他去参加培训。4个月后,张玉武学成归来,还没等放下背包,站长就叫住他:“站里的一部雷达出了故障,营修理所的技师说要等送配件来,你去看看有什么门道没有!”
张玉武二话没说,一头钻进机房。从早上到晚上,他拿着万用表围着雷达爬上爬下,忙得满头大汗,可仍然没有找出毛病出在哪儿。望着一地零乱的元件和满头大汗的张玉武,站长叹了口气走了。看到站长失望的眼神,张玉武越想越不服气,站里送自己去学习,怎么刚回来就让领导失望呢?不行!
第二天起床号刚响,张玉武兴冲冲跑去向站长报告:“雷达修好了!”站长到机房一看,雷达回波果然正常了!站长一巴掌狠拍在张玉武的肩膀上:好样儿的!此后,张玉武钻研雷达修理的劲头更大了。
该观通营教导员介绍说,由于站里装备种类多,保障要求高,按编制配有3名干部技师,可是,由于技师来源渠道少、干部缺编等原因,就一直没有满过编。自从1996年10月,站里唯一的一名干部技师调走后,就再也没有配备过合适的人选。3名干部技师编制的维修工作量,全部落到了张玉武这个士官技师一个人身上。
2005年年底,某新型装备发生故障。面对新装备,与雷达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士官专家”张玉武,整整折腾了3天也没解决问题。而几天后当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从数千公里外赶来后,仅用了个把小时就将故障排除了。
人家一个小时就能排除的故障,自己竟几天都找不到原因。这是“兵专家”张玉武第二次遭遇到的尴尬事。他心里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
张玉武入伍十多年来,亲身经历了装备电子元件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块的三次“革命”。刚学修理机器那会儿,一把电烙铁、尖嘴钳和一部万用表就基本可以满足维修需求。如今已是“集成块”时代,万千电子“集一身”,如果不会使用示波器、频谱仪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修理工作就好比是“老虎吃剌猬——无从下口”。
几年前,得知上级要为站里配发频谱仪,张玉武乐得合不拢嘴。可是,频谱仪到手里后却让他傻眼了:仪器的说明书、线路图全是英文标注,连一个汉字都没有!为了尽快熟悉这个新“伙伴”,张玉武专门买来一部文曲星掌上电脑,对着说明书生搬硬套地翻译其中文说明,并虚心请教站里刚刚毕业的干部。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张玉武硬是整理出了一套两万多字、几乎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的中文版说明书。而今天的张玉武也成为一名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雷达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