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鹏 向杰 本报特约记者 侯国荣
空中战机轰鸣,地面铁甲驰骋。8月下旬,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多兵种协同联合演练在西北某地展开。突然,一阵低沉的爆炸声在“红军”阵地响起,瞬间“毒雾”弥漫在“红军”装甲突击群周围。
担负战地防化保障任务的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二连官兵迅速出动,驾驭新型防化侦察装备卷着飞扬的尘土,风驰电掣般驶入“敌”毒剂弹破袭投毒地域。经过抽气检验、土壤取样、动植物辨别,官兵迅速将一组组毒剂种类和受染面积资料传递到作战指挥部,部队按时顺利通过染毒地区。
从当“配角”到演“主角”
过去,二连部分官兵认为:防化兵在联合作战中只是跑“龙套”的“配角”,难以当上联合作战的“主角”。
3年前的一次演练,由于一名防化侦察兵在实毒侦检、判毒时发生错误,导致参演部队的部分人员“中毒”,演习被迫暂时中断。
从那以后,官兵认准一个理:单兵一项技能不合格,也会导致全盘皆输,兵熊也能熊一窝。为此,连队着眼实战需要,着力培养官兵的全局观念和协同作战意识。
连队一改过去小兵种“各自为战”的训练模式,围绕一体化联合作战对防化兵的要求,借助上级每年组织实兵实弹演习的有利时机,先后10多次与装甲兵、炮兵、航空兵等诸兵种开展了实兵对抗性联训联演,探索出10多种信息化条件下防化保障、洗消的新训法战法,提高了连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谋划决策和防化保障的能力。
观念的更新,带来行动上的自觉。8月下旬,记者慕名来到二连演兵场采访:昔日连队在上级组织的军兵种联合实兵对抗演练中“单打独斗”的场景不见了,他们与其它军兵种一样,已成为联合战场上的一个“铁拳头”。
从单一练保障到主动找课题
狂风暴雨正急,突然警报长鸣。连队官兵驾车飞奔演练地域,连续机动三天四夜,在某陌生地域成功地组织了反恐应急处突、核生化事故应急救援等10项综合演练。
这次演练的成功进行,标志着该连迈出了从单一练保障向主动找课题练保障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着眼打赢探索新的训法战法。连队针对防化兵在未来作战中配属单位多、分散范围广的特点,着力让班(组)成为独立遂行防化保障的“铁拳头”。连队通过逐级考核、逐级评估、建立个人训练档案,采取新老搭配、分层次编组、互换专业等方法,着力提高单兵综合素质。他们以混编排、混编班的形式,依据大纲规定确定演练课题,每季度集中5天时间实施昼夜连贯作业,强化基本作战单元的防化保障能力。
为突出实战化训练这个重点,连队对侦察、洗消、观测等10个专业课目,按照实地、实装、实毒、实消要求组织“四实”训练,依据每天训练参数,每周进行综合评估和衡量,摸清班(组)战斗力建设底数,提高了连队整体防化保障能力。
目光聚集“反恐处突”新战场。近年来,二连官兵紧密结合担负反恐应急处突、核生化事故应急救援等任务,积极转变训练模式,由传统的核生化防护向战时核生化设施防护、平时核生化救援和新“三打三防”领域拓展。去年以来,连队根据驻地化工企业比较集中,担负驻地核化工厂救援任务的实际,及时修订战备方案,并定期组织官兵深入到驻地化工企业开展应急防化救援演练。
跳出专业“小圈子”登上大舞台
对防化兵来说,一个战士就是一个作战单元,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如何让小兵种在联合训练中显效生威?连队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跳出自身专业的“小圈子”,融入“大联合”,锻造“降魔利剑”,他们所走过的道路令人折服。
为了开阔官兵联合作战视野,连队先后邀请10多名军内外专家教授和技术骨干,给连队官兵传授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有关知识,组织官兵到驻地空军、武警、消防部队参观见学,全面提高官兵联合作战意识。
实战锤炼强素质,在联合战场上砺精兵。连队每年结合野外驻训、实兵演习和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把官兵拉到生疏复杂地域,设置复杂战场环境,练指挥、练协同。去年以来,连队先后5次执行军地组织的“反恐处突”演习,引导官兵做到“任务完成一次,防化保障能力提高一步”。
攥紧“铁拳头”,在联合战场显威力。为增强联合训练实效,连队围绕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和应急防化保障预案,先后10多次与驻地空军、武警、民兵、交通战备等诸兵种进行联训联演。在演练中,他们将“敌”空袭、武器精确打击、电子干扰等战术情况贯穿于演练始终,在逼真战场环境全面锤炼连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防化综合保障能力。
保障模范连,凛凛雄风在。近年来,二连先后3次登上雪域高原,7次挺进腾格里大漠,11次参加上级组织的联合战役战术演习和军地联合反恐应急演练,“降魔利剑”越磨越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