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导致去年美本土高温 厄尔尼诺现象反略降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9-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华盛顿8月28日电 2006年,美国本土平均气温创自1895年有温度记载以来第二新高记录。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后,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在导致美国本土平均气温偏高的原因中,温室效应气体负有超过50%的责任。他们表示,虽然自然因素也是导致气温升高的因素,但是2006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关研究成果将刊登在9月5日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马丁•霍尔令领导的研究小组同时还发现,同工业革命前相比,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的不断增加,致使2006年气温创新高的可能性提高了15倍。他们预测,2007年打破1998年美国平均气温最高记录的可能性为16%。

在美国本土平均气温最高的1998年和2006年,均伴有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为分析这两年气温增高是否同厄尔尼诺现象纯属巧合,研究人员决定量化厄尔尼诺的影响,并将其同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效应进行比较。利用1965年至今所观测到的10次厄尔尼诺现象数据,研究人员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对美国年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反而会导致气温略微下降。

为确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人员随后又利用两种大气气候模型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模型研究中,他们针对有和没有厄尔尼诺海面变暖两种状况,模拟了美国50年气候变化状况。结果再次显示,有厄尔尼诺时,全美的平均气温会略低于没有时的平均气温。

研究人员将2006年观测的异常表面温度情况与预计的温室气体影响同厄尔尼诺影响进行了比较,最终认为,美国本土气温全面变暖的模式与发生厄尔尼诺的模式完全不具有一致性,但与研究人员预测的温室气体变暖效应几近吻合。霍尔令表示,现在,他们有足够能力来更好地区分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

记者毛黎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