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丝路追梦
作者: 王会绍
图书分类: 文学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
书号: 962-450-145-9/D·44986
发行时间: 2003年05月
地区: 香港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资深老记者王会绍与青年记者张革文合著的通讯散文集《丝路春讯》,像一只报春鸟,向我们传递着春的喜讯,同时也在读者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丝路春讯》共“分经济传递“”、文化探访“”、心灵絮语”三辑。在“ 经济传递”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搏击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并千方百计为国聚财的税务战士的群体形象;“ 文化探访”则在读者面前挂起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风情画“”、人物画”,它运用翔实的史料、生动而饶有趣味的笔触,将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名人高手刻画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在心灵絮语”中,作者张革文用极其抒情的笔调,描述了在他身边发生的亲情和友情。作者尽管已在城市工作多年,仍念念不忘《小屋边的那棵沙枣树》,因为它曾在仲夏“里撑开一片绿荫”,使作者“ 苦读的时光才会有绿色的梦想,跋涉得很累的脚步才有一个暂时歇息的树荫⋯⋯这也就不难引发《回家》的欲望《; 家有琴童》则把作者寄希望于孩子的眷恋之心,期望女儿成才的恳切之情,以及育儿的甘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颇生同感。作者王会绍同样倾吐了一腔对亲人、对师友、对故乡的思念、回忆之情。在《悠悠千古情》里,作者回想起当年回乡探望父母后离别时的情景“:母亲站在巷口,哀怨的脸上没有眼泪,木讷讷的,透露出心灵的孤独和寂冷。她将绵绵的思绪交给了我远去
的脚步。我似乎又一次听到母亲的絮语:‘多少年头没有在家过年了’。”寥寥数笔,将一“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慈母难忘,故乡“的老屋”亦在作者的思念之中。学友从故乡的来信和诚挚的话语,勾起了作者对“ 故乡老屋的思念”,“ 老屋里演绎了多少痛苦和艰难的故事(”《老屋情结》),它在作者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此外其它篇章也写得很有情韵。如《粮食呵粮食》,不无写实价值《; 三次上学》通过三次上学“的不同境遇”,揭示“了世事沧桑,人生变幻”以及某
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境遇”。
总之《, 丝路春讯》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语言朴素,文笔洒脱,感情真挚,论事明了,说理透彻,点评中肯。写人有栩栩如生之貌,写景有身临其境之感。若非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目光,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是很难写出如此行云流水、感人至深的作品来的。
穆明祥
《甘肃日报》1999年4月11日
内容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