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剧情第1集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这一战役对于李氏王朝来说意义重大。此时唐已经占领了关中地区,与河南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以及南方的萧铣成鼎立之势。李世民带领弟弟齐王李元吉一路奔赴洛阳,在洛阳城以北的北邙山扎下唐军大营。洛阳城中的王世充知道自己的兵力与李世民对抗不是对手,坚壁不出,准备等唐军粮草耗尽后再待机打击唐军。数月的围困没有取得胜利,连远在长安的李渊也不由有几分担心。因为此时唐的主力军队一部分在围困洛阳,另一部分则派往南方进攻萧铣,关中地区非常空虚。一旦河北的窦建德或草原十八部突袭长安,围困洛阳的军队则不得不回救。战争的局势就会急转直下。李世民的部下寻相认为这场战争唐军不会取胜,私自逃离了唐营。李元吉闻知此事,不问青红皂白将寻相的好友尉迟敬德将军羞辱一番,并以叛乱罪关押起来。
贞观之治剧情第2集 李世民对弟弟的草率非常不满。他急忙释放了尉迟敬德,并向尉迟敬德表示了歉意,令尉迟敬德十分感动。李元吉认为哥哥李世民偏袒外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十分气愤。尉迟敬德和李元吉从此开始互相怨恨,成了仇家。李世民接连攻克了洛阳周边的众多城镇,使洛阳成了彻底的孤城。胜利的消息让李渊兴奋不已。洛阳城中粮草已断,王世充把希望寄托在河北窦建德的援兵上。窦建德答应了王世充的请求,从河北向河南杀来,欲解洛阳之围。李世民为了不让唐军腹背受敌,提前率领精锐部队赶往窦建德必经的武牢关迎击敌人。临行前,李世民将统领北邙山大营的权利交给了李元吉,并叮嘱他只围毋战。李世民星夜兼程,长途奔袭来到武牢关。不久后,窦建德的部队也到达了武牢关,在不远处扎下了营房。两军初次交手,窦建德便大败而归。窦建德的谋士魏征向窦建德建议转攻长安。可刚愎自用的窦建德根本听不进魏征的话。
贞观之治剧情
贞观之治剧情第3集 魏征对窦建德深感失望,他决定去长安投靠唐太子李建成。此时李世民已经在武牢关外布下了天罗地网。李世民在武牢关外设下埋伏。窦建德果然中计,埋伏在各处的唐军纷纷冲出,与窦建德的军队展开激战。窦建德就在乱军中被活捉了。李世民释放了五万名俘虏,同时规劝窦建德本人也归顺大唐。王世充见窦建德已被俘虏,最后的希望也已破灭,只得开城投降。胜利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一次除掉了自己心头的两个大患。秦王的功劳又一次触动了他的心事,李世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超过了太子李建成。他向心腹大臣裴寂提出想让秦王李世民做太子的想法。裴寂认为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不可轻下结论,还是从长计议。李渊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放下了。李世民率领军队进入了洛阳城。纪律严明的唐军入城后没有引起洛阳城的骚乱,但因为长达一年的死守,洛阳城中已经是一片破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