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永康的目的还是为了逼迫李渔拿出入籍文书,并让李渔加入他们的戏班。弟子们哭诉李渔离去后戏班遭受的变故,表示再也不让师傅离开了。
李渔夜访红春楼,被人跟踪。李渔叫醒了林五娘,并说明他不是李三,而是李渔,现在因事情紧急,请林五娘帮他照顾那些孩子。林五娘是个爽快的人,一口气答应了下来,立即叫李渔准备车,将孩子们带到这里来。
李渔连夜把孩子接到红春楼,路上遭到官兵的检查,紧急之时,郑雪阳出面引开了官兵。那跟踪李渔的人被郑雪阳拖住,失去了跟踪的目标,原来他是洪承畴的人。
李渔顺利地把孩子们交给了林五娘,林五娘说危急之时可以找曹玺和隆格格帮忙。
尔贵私下去见曹玺,说是朝廷派洪承畴督办江南军务,曹玺认为洪遭人憎恨,不是个合适人选,尔贵说就是要选这样的人,因为皇上还是希望江南能安定下来,曹玺慢慢品出了皇上的真意。
苏州知府为洪承畴的到来接风,曹玺等人也应邀去赴宴。席间曹玺拿话讽刺洪承畴,洪承畴也反唇相讥,尔贵赶紧打圆场让王紫嫁等人来唱戏。洪承畴见李渔戏班未来,感到惊奇,周书吏称李渔已离开苏州,被曹玺当场揭穿。苏州知府脸上挂不住了,当场关了周书吏的禁闭。
洪承畴也关心李渔戏班,让王永康等人十分不解。
林五娘领着李渔来见曹玺,曹玺说到这次要在苏州选一些好戏进京给太后祝寿,让李渔好好排一些戏出来。林五娘忽然想到隆格格,曹玺让人请出格格来见救命恩人李渔。
《风流戏王》剧情介绍:第十四集
隆格格一听客人不是李三,而是李渔,心中老大不快,一个人出门逛街去了。差人回报曹玺,让曹玺十分纳闷,倒是林五娘反应了过来,称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经林五娘解释,曹玺这才知道隆格格对李渔有很深的成见。
隆格格去虎丘戏园逛了一圈,也不见“李三”人影,径直奔客栈而去。路上隆格格问路,结果问到了王永康的头上,王永康说他是李渔戏班的新班主,她要学戏可以到他的戏班来,格格跟着王永康去了云林园。
李渔在曹府谈得投机,设想着如何壮大戏班的事,林五娘提醒主要还是主角的问题。李渔请求曹玺帮助李香君,李香君遭人迫害,被按上串通乱党的罪名,结果颠沛流离在外,实在是浪费了一个演戏的人才。曹玺不相信李香君会与乱党串通,让李渔尽管请她加盟戏班,届时还可以一起进京演出。
隆格格口口声声要跟李三学戏,不禁让王永康起疑,认为其中必有缘故。王永康向隆格格推销自己的吴三桂家班,被隆格格鄙夷地奚落一通,说不过是强占人家的戏班而已。隆格格口气不凡,虽是曹府的人,可王永康总觉得这个旗人有来历。
隆格格在客栈找到了伤愈的李三,发现自己真的是错了,一问才知她找的“李三”就是李三的师傅李渔,那个“李渔”是王姬乔装的。此时,李渔正好返回客栈,隆格格终于见到了“李三”,她想找了半天原来这个人才是她一直想跟着学戏的人。隆格格对这么多人合伙骗她,赶到非常伤心,赌气走了,这一切都被跟踪而来的周书吏看在眼里。
李渔告诉弟子们要抓紧时间排戏,再过几月可进京演出,因为曹玺要带十部戏进京,而且专指名要带上李渔戏班,因此王永康的强行改籍改变不了李渔戏班,只要李渔戏班凭实力比拼,就算吴三桂也奈何他们不得。
洪承畴指名道姓要看李渔戏班的戏,而且要去虎丘戏园看戏。知府怕那里不安全,洪承畴点穿了,他敢到虎丘看戏,就是为了向朝廷证明江南已是很安全。这点连王永康都觉得很出格,因为江南毕竟有许多人想取洪承畴的脑袋。周书吏向王永康反映的一个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隆格格居然去了红春楼!他让周书吏晚上亲自去察看情况。
王永康带着周书吏来通知李渔,晚上去虎丘唱戏,原本虎丘戏园已被关闭,这次却是洪承畴促成了李渔重登戏台。从戏单上李渔发现晚上来看戏的大人就是洪承畴,但王永康的谋士杜学士要求晚上演出必须以吴三桂家班的名义,王永康拿戏班窝藏乱党子弟来逼李渔就范,肯定地说他会拿到证据的。
果然,周书吏夜宿红春楼,从妓女的嘴里证实了这批孩子确实在这里,而隆格格是来看这些孩子的。
《风流戏王》剧情介绍:第十五集
王永康对李渔将孩子们藏身青楼的做法大加赞叹,他不同意立即抓人,而是作为把柄要挟李渔,目的是要李渔戏班改籍,他相信这回有这么大的把柄捏住,李渔不敢不乖乖听他的。
这一切给王紫稼听到了,晚上抢先来到红春楼,向林五娘反映。
第二天一早,周书吏带衙役去客栈找李渔,要求李渔立即定夺戏班改籍的事,晚上唱戏只能用吴三桂家班的名号。李渔指责周书吏滥用权力,周书吏怒,让衙役锁走了李渔。
周书吏没有把李渔押到府衙,而是去了王永康的云林园,王永康摊牌说是戏班庇护逆党的孩子,若报官李渔早就完了,幸亏他王永康出面说情,只望李渔能同意戏班改籍。李渔矢口否认有这等事情,也不同意改籍。王永康肯定地告诉李渔,那些孩子都躲藏在红春楼,李渔惊呆了。李渔无奈,被迫同意在改籍的文书上签字画押。
洪承畴亲自带着尔贵去客栈找李渔戏班,他心中念念不忘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李三”,还有就是这个借戏嘲讽他的李渔,虽说他总想收拾李渔,可到现在一直没跟他谋面,倒是一件让洪承畴牵肠挂肚的事。到了客栈,洪承畴才知道李渔戏班的人都给官府抓走了。洪承畴惊异的是,李香君曾在这家客栈住过,还有就是吴湘叔侄一直住在这儿。
洪承畴听说李渔被拘,便和尔贵直接去了苏州府衙,知府见洪承畴指名道姓要见李渔,不知洪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洪承畴见公堂上没人,去了监狱查找,可是李渔不在牢里,里面关着的居然是吴湘叔侄!洪承畴怒,下令立即释放吴湘叔侄。
乔、王二姬纠集人马来苏州府衙要回李渔,知府半天才知道李渔给押到云林园去了,这是李三说的。洪承畴发现李三不是他认识的“李三”,经戏班人证明,他认识的“李三”就是李渔,这是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怎么也没想到的。
王紫稼偷偷向李渔点穿其心病在于那些孩子,暗示那些孩子已经给转移走了。李渔于是变卦,王永康抬出李香君来恐吓,说只要这事一告发,李香君也将给官府通缉,李渔只好勉强签字画押。王紫稼拼命暗示李渔不可签字,李渔醒悟,撕掉了刚画押的文书。王永康大怒,让人立即去红春楼捉拿六个孩子,并让人去南京告官捉拿李香君。
洪承畴让知府亲自去云林园,将所有人带到知府衙门,尔贵与王永康发生言语冲突,尔贵掏出御赐金牌才将王永康等人请到衙门。公堂上周书吏怕洪承畴因吴湘之事迁怒于他,忙不迭地指证李渔窝藏乱党后代,李渔当庭否认,洪承畴下令兵丁立即搜查红春楼,尔贵前往督阵,李渔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这些孩子了。
周书吏带人直扑红春楼孩子们居住的阁楼,结果扑了个空,原来林五娘早就把孩子们转移到隆格格躲藏过的墙洞中了。周书吏不死心,在里面翻箱倒柜找人。隆格格本来是去看热闹的,见情况紧急,便赶紧躲进房间,假装在换衣服。周书吏不管三七二十一撬开了房门,尔贵见到隆格格大吃一惊。
《风流戏王》分集介绍:第十六集
见到隆格格,尔贵依然坚持要搜查房间,隆格格历数李渔的好处,说孩子们无辜,结果说漏了嘴。没想到尔贵在隆格格恳求下,答应派人偷偷送走孩子,让隆格格惊喜不已。
周书吏见尔贵不让他搜查,只好带着衙役们在红春楼外布控。果然,一辆马车将隆格格和六个孩子带进了曹府,周书吏不敢造次,赶紧向官府禀报。洪承畴也犯了难,这曹府可不能轻易搜查呀,上次在京城已经因同样的事与曹玺结下梁子,他可不愿轻易去结下那么个冤家。再说,尔贵偏偏抢先说这是对曹玺的诬陷,弄得他不好处理。
曹玺怒气冲冲赶来,要求洪承畴拿出凭据才能进府搜查,洪承畴犯了难,只好推给知府处理。知府也知此事难办,干脆断个查无实据结案。洪承畴心中恼恨,痛骂周书吏等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曹府,隆格格遂了心愿,因为可以跟着李渔学戏了,可当她正式提出这个要求时,李渔似乎有些为难,说等李香君回来后由她来教格格比较合适,格格心有不甘,但曹玺对李渔的提议非常赞同。
吴湘对李渔营救六个孩子的事情大加赞赏,但他认为崇祯既然下旨追究李渔,他就应该责无旁贷地追究下去,直到李渔悔过为止。他的这种想法,连侄儿吴强也觉得荒唐透顶。
李香君滞留南京不回,让李渔感到有点落寞,李香君在李渔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实李香君在南京只是为了交还那把折扇,断绝与侯方域最后的联系,侯公子自然也知道这点,故一直躲避不见,但此时他已身患重病。李香君无奈只好返回苏州,路上被铁五跟踪了。铁五是给洪承畴当说客的,不想被郑雪阳给搅黄了,香君被偶遇的隆格格带去见李渔。
李渔见李香君回到戏班,内心欣喜异常,邀李香君加盟戏班,一起进京演出,李香君有点冷淡,婉言谢绝了李渔的好意,连曹玺都感到有些失望。可是,那六个孩子已经与戏班融为一体,纷纷哀求李香君加盟戏班,李香君心情复杂,经考虑再三答应了李渔的邀请。李渔向李香君点穿了另一个意图,那就是让李香君藏身曹府,躲避洪承畴的纠缠。
李渔戏班改籍的事功败垂成,王永康咽不下这口气,又想出新的办法,让王紫稼牵头组织姑苏戏班,慢慢地把李渔的人一个个地挖过去。说归说,找人还真不容易,王永康的一次招聘,几乎没发现一个像样的人选。
曹玺为进京唱戏之事造声势,在府上大宴宾客,席间宣布太后让内务府拨专银三百两,做戏班进京资费。李渔听了更有信心,称他在十出戏基础上再加一出新戏,剧名就叫《比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