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谐》分集介绍:第三集:执政方略
从1949年早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到2002年隆冬胡锦涛赴西柏坡学习考察,跨越53年的时空,中国共产党每次执政理念的转变,总会攸关国家命运。
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确立,昭示着我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本集从苏联共产党及一批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到中国在黄金发展期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引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话题,并结合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得出我党在新形势下转变执政理念的现实逻辑。
《走向和谐》分集介绍:第四集:发展新局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统领。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如何发展,又如何科学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数十年的发展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
本集以黔西北小城毕节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厘清了科学发展观从酝酿到提出的全过程,并以大量事实反映了我党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的改革尝试,从东部大开放到西部大开发,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追求的是区域协调、全面发展;从农业税的废止,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从重农、支农,到惠农、补农,追求的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本集从毕节昔日贫困山区的印象切入,最后又回到今天毕节试验区的变迁,让毕节小城成为见证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成为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案例。
《走向和谐》分集介绍:第五集:人民福祉
在人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本集从中共几代领导人对于人民的理解入手,赋予“人民”这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词语以与时俱进的涵义。从“为人民服务”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以人为本”到“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就业难、上学难,扩大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福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承诺。
《走向和谐》分集介绍:第六集:天地人和
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界定在人与人和谐以[剧情频道]及人与自然和谐两个方面。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全新认识。
本集将内蒙集通铁路7038号的退役和青藏铁路的开通两大事件相关联,意味深长地展开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阐明中国在工业化加速时期如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以及如何通过控制人口增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努力。本集还将视线投向沈阳、深圳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
《走向和谐》分集介绍:第七集:和谐基石
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突出位置。
本集从调整社会分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切入,提出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建立以社会公平为基石的现代化等问题,并从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层面进行了阐述,本集通过广西宜州合寨村——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民主实践,展示了基层民主带来的可喜变化;通过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到一系列关系社会公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展示了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可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