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潮之际,上市公司高管出现了一股集体增持之风,南京医药(600713,收盘价10.45元)无疑最为亮眼:从5月18日至7月6日,共有23人次高管购买17.97万股自家公司股票,粗略计算共花费近200万元。对于南京医药高管的做法,有市场消息解释为“有
巨大题材或者想象空间”,也有人认为是产业资本的抄底之作。不过公司董秘朱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增持仅是因为内部奖励基金发放要求,与题材和股价无关。
14高管火速增持18万股
5月18日,副总裁何金耿打响了本轮南京医药高管增持潮的第一枪。他在18、19日两次买入共计8500股公司股份,平均每股11.3元的股价较其他高管显得偏高。6月25日,他再度以11.13元的价格购入4500股,使其持股数量达到3.47万股。
从5月18日至7月6日期间,共有14名高管先后23次买进共计17.97万股南京医药股票。其中,董事长周耀平出手最“阔绰”,他在6月29日以每股10.13元的价格买入2.48万股股份,耗资25万元。董事李毅买得最“划算”,他在7月5日以9.8元买入1.8万股,而次日股价便开始反弹,至今账面已浮盈1.17万元。绝大多数高管此前就已持有公司股份,仅高管张艳辉和副总裁周建军在此之前持股数为零。
这轮增持中,众高管的平均买入价为10.59元,较昨日(7月9日)收盘价仍有一定差距,但较两个多月前14.04元的峰值已打了“75折”。因此有分析认为,此次高管出手是产业资本在抄底,甚至有消息推测,公司隐含巨大题材或者想象空间。
南京医药董秘朱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对上述两种猜测予以了否认。他表示,高管本轮增持是内部“奖励基金”的要求,与题材和股价无关。
据了解,南京医药向高管发放奖励基金始于2008年,当年5~6月间也出现过一轮高管集体增持潮。今年的奖励基金约在5月上旬发放,获得者必须在2个月内全额使用购买自家股票并锁定一年;公司鼓励员工以自有资金“超额”完成任务,可计入下一次奖金数额;如果未能用完,将收回余额并取消下一次发放资格。在这样的激励与压力下,高管们只能“被动”增持,不过董秘朱蔚拒绝透露具体获奖人员以及分别的奖金额度。
药事服务业务藏潜力
南京医药是全国第五大医药商业企业,仅次于国药控股、九州通、上海医药和安徽华源,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国资委。基本面上,公司具有流通业共有的营业额庞大、毛利率低等特色,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40亿元,净利润却只有4624万元。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在新医改与医药行业“反贪”风暴中,流通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盈利可保持稳定。如果从经营上看,他认为目前并不广泛的药事服务业务可算是公司的一大亮点。
南京是国内最早试行药房托管业务的城市之一,南京医药作为当地流通业的龙头企业也成为该种服务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不过南京医药的药事服务在药房托管的基础上加强了供应链管理,以此作为公司推广销售药品的新平台。截至去年底,公司开展药事服务合作的医院接近300家,开展区域亦在不断增加。该业态销售规模约11亿元,销售净利率远高于传统业务模式的盈利水平。公司以药事服务为特征的集成化供应链模式在江苏省、南京市管理创新成果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备受外界肯定。
南京医药自身对药事服务业务相当看好。完成增发还债后,公司于今年6月5日对全资子公司——南京医药药事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总金额为2亿元,令其注册资本增加至2.4亿元。
广发证券的葛峥认为,药事服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仍是公司主业的潜力点。新医改最终要取消药品加成,药房不再是医药的利润中心,公司通过药房托管实现药房的成本控制是符合大的发展趋势的。公司此项业务有望在大的三甲医院取得突破,是行业的先行者。
不过分析师们均表示,上述业务的潜力并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爆发式增长。“相较于140亿的营业额,药事服务所占的比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金元证券的胡骥说。
(责任编辑:霍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