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道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 孙利群
高热环境容易中暑,出现头昏乏力、胸闷心悸、大量出汗、恶心口渴等不适,这属于“阳暑证”。而医师发现,目前越来越多发生的却是因避热贪凉引发“阴暑证”。
广州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利群介绍道,“阴暑证”和中暑一样,一般在夏天出现,“阴暑证”是因暑受寒造成的,多出现在过于贪凉的人群当中。因为夏天平均气温较高,人们毛孔张开,广东地区的湿气又特别重,湿气容易进入体内。若不避寒气,恣情饮冷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表现为恶寒头痛,发热而无汗,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或伴如呕吐、腹泻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阴暑证”在治疗上可选用“香薷饮”(其组成有香薷、白扁豆、厚朴)、“藿香正气丸” 等方剂,并建议在煎药时,加入少量的生姜同煎,以增加驱寒化湿之力。另外,时下年轻人喜欢聚会时吃烧烤、通宵唱K,或者熬夜加班等均容易“上火”,若体内有热又感暑受凉,患上“阴暑证”,则可以用加了金银花、连翘的“新加香薷饮”来治疗。当要注意,每一个人的体质具有差异性,感暑后的症状也不一样,当出现“阴暑证”的时候,建议大家寻中医治疗。
孙利群提醒大家,在酷热的天气,除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外,预防“阴暑证”同样重要。预防“阴暑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切不能过于贪凉,运动劳作大汗过后应该避免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或快速饮进大量冰镇饮料,导致寒湿侵袭。使用空调也要得当,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注意饮食与休息。信息时报记者 徐姗
通讯员 汪珊珊 叶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