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研究显示:儿时讲双语老来不痴呆(图)

王朝健康·作者佚名  2013-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标题

一名孩子正在学习外语。资料图片

当你儿时学习一门外语,为繁复的语法、时态、动词变位而苦恼时,或许想不到,这种付出能让自己老来受益。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童年时开始讲双语的人步入老年后大脑更灵活。

据新华社电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招募一批60岁至68岁的志愿者,让他们完成一系列辨识任务,同时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扫描他们的大脑。

能够促进认知

第一项任务是辨认图中物体是圆圈还是方形,第二项是辨认图中物体是红色还是蓝色,第三项任务是前两项任务的混合。

志愿者中,一部分人从孩童时代起就讲双语或更多语言。结果显示,志愿者无论是否讲外语,都能准确给出答案,但讲双语或双语以上的人完成第三组任务用时更短。大脑扫描同时显示,这些人大脑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更低。

前额叶皮层负责任务转换及判断、推理,并与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活动,如意识、思维、想象、运动的组织和计划、注意力等有关。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项目负责人布赖恩·戈尔德博士的话报道:“研究结果显示,比起单语老人,讲双语的老人大脑工作效率更高。”

随着人体衰老,大脑认知适应性,即对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大脑执行力降低,戈尔德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证实,讲一种以上语言有助提升大脑活力。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与讲双语时大脑需在两种模式之间不停“切换”有关。

研究报告由最新一期《神经学杂志》发表。戈尔德等人下一步将研究稍晚时候学习外语是否同样老来有益大脑。

意大利先前一项研究显示,双语环境下成长的婴儿与单语家庭同龄人相比,前者在认知方面更具优势。研究表明,早至牙牙学语时期,双语环境下成长的婴儿在执行功能方面就具有优势。执行功能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与注意、规则运用、记忆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有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