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
随着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日益增多,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悄然出现:恐惧艾滋病,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每天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并不比真正的艾滋病患者轻松——这就是“恐艾症”患者。
专家指出,对待艾滋病,既要有预防意识和警惕观念,但也无需杯弓蛇影、过度恐惧,“恐艾症”患者“心病还需心药医”。
四类“恐艾症”大盘点
A.强迫型
既有曾有过高危行为(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的人,也有没有过高危行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的人。“恐艾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无高危行为,但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老觉得献血、理发、刮胡子等有出血情况很可能让自己染上艾滋,导致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
案例:林女士去年献过血,回家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敢去医院,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事脸上长了青春痘挤破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事产生恐惧。慢慢的林女士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认为蚊子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
专家分析:血液传播的确可以传播艾滋病,而且一度是国内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拔牙、理发、刮胡子时选择卫生、规范的机构是很必要的。然而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也要科学: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母婴和血液传播。该病毒在体外的生存力非常弱,离开人体存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说话甚至一起吃饭、共用工具(如电话)、共用钱币、共用卧具、共用马桶,都不能感染上艾滋病,因此人们大可不必谈“艾”色变。
B.焦虑型
有过高危行为,经常提心吊胆,处于高警觉状态,担心自己已感染艾滋病,整天把艾滋症状和自身情况进行对照,越对照越觉得自己患有艾滋,如临大敌。
案例:付先生也曾有过高危行为,3个星期后出现了腹泻、感冒、身体发痒等症状,他惊恐万分,坚信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症状出现的第3天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做了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阴性,过后3个月又做检测还是阴性。虽然医生说高危行为3个月后检测是阴性的话可以99.9%排除,但他却认为自己就是那“0.1%”。
专家分析:艾滋病的确存在潜伏期,而且有的感染者潜伏期会长达10多年,因此有高危行为者每3个月到半年都要做一次艾滋病检测,但一定要相信科学的检测手段,如果定期检测没问题,就没必要杯弓蛇影。要知道即使感染了艾滋病,生活也总要继续的。
C.逃避型
曾经有过高危行为,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就紧张不安和烦躁,但却不敢去医院做检测。
案例:刘先生曾经有过高危行为,但他不敢去做检测,因为他认为反正现在艾滋病还没有很有效的药物可治,早知道还不如晚知道呢。
专家分析:这是恐艾症里最不可取的,有过高危行为并有感染艾滋病风险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亲人处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下、不增加传播艾滋病的几率,一定要到医院检测。否则每天生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日子比艾滋病患者还难过。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正视生活,一旦发现真的感染了艾滋病,可尽早积极采取治疗,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D.疑病型
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虽然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仍不能消除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
案例:关先生曾有过一次高危行为,他怀疑自己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到处做检测,短短半年做了10多次检测,虽然每次结果都显示阴性,但他仍然坚持自己感染了只是“没查到”。他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整天奔波于各个医院。
专家分析:这种担忧完全是没必要的。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但还处于潜伏期,最好定期到相关机构检测。
正确区分高危行为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因此专家提醒一旦发生了高危行为,最好在两周后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因为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最快会在两周内在体内产生抗体。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具体的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
一是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二是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等。
三是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妇女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感染艾滋病病毒。
四是其他有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有损伤的理发、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等。
少疑症状多信检测
在有过一些不良经历后,如一夜情、嫖娼、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发生同性性行为(主要是男性)后,很多人担心自己也感染了艾滋病,进而寝食难安。
很多人在检测结果为“阴性”之后依然恐艾,因为医生一般都说检测结果99%准确,但很多人都会怀疑自己是那不幸的1%。专家表示,要相信科学检测,不要自己对照症状盲目揣测。
专家指出,这种恐惧其实已经上升到了心理问题,虽然艾滋病病毒的检测不是100%准确的,但还可以每隔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有的人一来担心自己处于窗口期因此检测不出来,二来担心检测结果不准,其实这些担心都是没必要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这也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咨询和检测是保密的,个人可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