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加速,特需医疗服务问题浮出水面。
4月,江苏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出炉,其中,将国家五部委方案中提出的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上限“10%”,规定为“服务收入比例”。
上海则提出发展包括特需医疗在内的高端医疗服务,“以商补公”。参与上海医改方案设计的复旦大学专家称,特需服务所占比例,有待此建议获得决策层认可后具体设定。
全国“两会”期间,有卫生部官员表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中所说的“10%”,指的是床位占比。如此,江苏省方案已经巧妙地放宽了限制。
“如果缺少高端医疗的贴补,公立医院的日子更难过”,前述上海医改专家指,特需医疗发展规模之争,背后反映出补偿机制尚未破题的重要问题。
特需知多少
上海老牌三甲仁济医院的西院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区,连用了76年的门诊大楼破旧不堪,但设在其顶层的风湿特需病房却装修一新。即使是在阳光朗照的中午,走廊里也开着一长溜光线柔和的暖色调灯。
3月底,值班护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病房收费标准是单间1800元/天,套间2200元/天,空间有限只有13张病床。在更为宽敞的仁济东院,单设的特需中心条件更好。
仁济医院特需医疗中心现有床位100余张,相比全院1300张核定床位,大致符合国家规定的比例限制。
不过,除了特需中心,各科室的病房也提供单人或双人的特需病房,称为“楼层特需”,价格为450元/天,床位数量则因科室而异。在仁济东院内科大楼6层的妇科病房,共有38张核定床位,加床10张,走廊尽头则有特需床位6张,占该楼层床位总数的12.5%。
自2008年开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开始在上海23家市属医院中试点并推广全成本核算,每家医院都被拆分成若干个核算单元,最小的是科室。这助长了科室推出特需病房创收冲动。
“特需中心”和“楼层特需”(或称“科室特需”)共存,在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是普遍现象。比如瑞金医院核定床位1600张,特需中心的床位总数104张,也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10%。然而大部分有住院需求的科室都设有特需床位。但这一块数量难以统计。
此外,各大医院干部病房和外宾病房也普遍对外开放,成为另一种特需病房。再加上供不应求的特需门诊,业内人士估计,上海的特需医疗服务比例超过了10%。另据报道,江苏有些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已占到20%—30%。
特需的贡献
对于公立医院特需服务的价格,各地多采用备案制,由各医院自行确定,向物价部门报备即可。与普通医疗服务相比,特需服务价格惊人。
以仁济医院为例,三人一间的普通病房,日均床位费仅60—70元,最便宜的楼层特需收费也达其7倍。仁济东院3号楼15层的产科特需病房,床位费分1000元和1500元两种,手术当天以三倍价格收取诊疗费和护理费,第二天则收以双倍价格。在瑞金医院特需中心,双人间的包租价格是1500元/天,检查、治疗、手术等费用按普通医疗服务的2倍收取,外宾病房则涨到3倍。 入住这几类病房都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其所涉及的医疗费用都是直接或转移支付给医院的“真金白银”。有卫生系统知情人士透露,2008年上海市财政拿出10亿元用于补贴老干部医疗,其中仅瑞金医院一家就独得2.6亿元,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政府对该院年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的两倍。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2007年起把药品加成率砍到了15%,在政府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特需医疗服务对公立医院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
也正因为此,江苏省在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指导意见中,占比并非“床位比”而是“收入比”——提供特需服务取得的服务收入比重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收入的10%。
目前公立三甲医院的全部收入中,医疗服务收入约占一半,按照江苏省的规定,则特需服务占其总收入的5%左右,和财政投入大致相当。如果10%是指床位占比,特需服务的贡献率没有这么高。
可堪佐证的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08年一份调研显示:上海全市医疗机构特需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平均为4.27%。考虑到沪苏两地医疗发展水平相当,按照江苏省新规定,意味着现有特需医疗服务可扩容一倍。
特需之争的背后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意味着必须首先保证基本医疗需求。
上海市规定,参加提供特需服务的医生必须保证完成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量。但杨浦区一家三甲医院的绩效办主任告诉记者,对此并没有细化的指标。现在各医院的特需服务都供不应求,难以监管。
对特需服务的另一个担心是影响公益性。
在政府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以商补公”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仁济医院西院正引进社会资本和外国战略合作者,计划今后以三倍价格收费;上海华山医院拟与民资联手,在郊区新建分院走高端路线;南京鼓楼医院也在加紧建造其国际医院,根据规划,建成后一大半的床位都将用于高端医疗和市场化培训。
卫生部明确反对这种“公私合股”的做法。按照国际经验,高端医疗应交由市场来办。但中国95%的医疗资源都沉淀在公立医院系统,民营医院一时难有作为。